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3-12-11更新 | 32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在全球供应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大选时怀里抱的美国国旗,身上穿的品牌服装,甚至大选时的物料,几乎全都“made in China”。“特朗普中国制造”的话题甚至一度冲上美国版热搜第一。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D.脱贫攻坚战获得了全面胜利
3 .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该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23-12-08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4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2020学年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2023年9月15日,在中国和非洲国家赞比亚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赞方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合作计划、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和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等五份合作文件。这体现了我国(       
A.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B.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C.践行了“亲诚惠容”的睦邻友好关系D.实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中国自古有“为富不仁”的说法,但宋代商人逐渐成为社会救济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商人“富而能仁”、“富而好仁”。苏辙在奏疏巾曾言:“坊郭人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这主要是由于(     
A.社会动荡不安B.土地兼并严重C.理学思想影响D.商品经济繁荣
2023-12-06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没有发生碰撞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良渚的文化是中原文化所不及的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8 . 1929年7月,中共闽西一大的《政治决议案》指出,只要不打击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同年12月,中共鄂豫边区一大指出:“豪绅地主的商店不没收,采用估价罚款的办法”,“对中小商人和富农经济”也“绝不能妨害”。这表明当时中共(     
A.力图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C.探索苏区经济发展道路D.动员社会各界参加抗战
2023-12-04更新 | 21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4年,农民运动发展迅速,广东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1926年底到1927年上半年,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广东农民运动的发展势头较之前却有所放缓。这一现象说明(     
A.两湖地区土地革命迅速发展B.革命政权的群众基础得以扩大
C.农民运动推动了国民大革命D.革命形势的发展影响农民运动
2023-12-03更新 | 22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后,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个人副业的措施,主要包括:先降低庄员、职工向国家义务交售的定额,最后废除针对个人副业的义务交售制度。使个人副业的税率降低80%,等等。有人称之为一种使私人生产受益的“新经济政策”。1958年,苏联农业丰收。在苏共中央十二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在短期内克服了农业生产的落后状态”。“在经济方面最强大的集体农庄目前就已经能够满足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对马铃薯、蔬菜,甚至是牛奶的需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此后,逐步禁止城市公民个人饲养牲畜。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各级供销合作社大力宣传并帮助社队逐步组织起各项副业生产。江苏淮安农村供销合作社为配合农村的合作化高潮,从南通等地引进优食兔种,发放各地饲养;洪泽县成为江苏省长毛兔的基地县。就水果生产来说,广东省采取发放预购定金的办法解决农户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从1951年开始即组织农业技术队伍深入产区举办现场水果防治病虫害等技术训练班。1956-1958年,除每年安排水果生产专项化肥1万吨以外,省供销社还临时增拨化肥1580吨。各农村基层社一般设有综合收购门市部,除在门市部坐店收购外,还采取开物资交流会约时定点摆货摊、走村串寨、送货下乡、送货上门和利用代购代销员等方式进行收购,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摘编自李攀《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改革个人副业管理制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供销合作社扶持农村副业生产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