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请以不同标准,对下列历史人物进行分类。
①徐光启     ②汤显祖     ③王夫之     ④吴敬梓
⑤宋应星     ⑥孔尚任     ⑦曹雪芹     ⑧顾炎武
(1)思想家:                     ;(2)科学家:                     
(3)戏剧家:                     ;(4)文学家:                     
2022-02-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请将左侧的人物与右侧的思想观点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人物思想观点
   )王守仁A 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本”
   )李贽B 个性解放,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黄宗羲C “良知”是隐藏在个人心中的“天理”,因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

2022-02-0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B.“夺取大城市”
C.“农村包围城市”D.“全民族抗战”
2022-02-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895年后,清政府分三次向外国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主要用于
A.举办洋务运动B.偿还对日赔款
C.重建北洋舰队D.筹备新疆建省
2022-02-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天,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杂以九等。”这一规定体现了太平天国
A.倡导男女平等B.提出平均分配土地
C.追求社会进步D.否定农民土地私有
2022-02-0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以下对鸦片战争前的清王朝,描述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开始瓦解B.详细了解西方形势
C.对外政策闭关自守D.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2022-02-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对于下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技术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
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
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
2022-02-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乾隆时,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后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
A.提倡言论自由B.大兴文字狱
C.推崇独尊儒术D.实行八股取士
2022-02-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通过编写“三字歌”的方式学习和记忆历史,下面是他针对中国近代三个不平等条约编写的“三字歌”:

第一首

英国人,起争战。求议和,在下关。

五口通,港岛占。议关税,失主权。

最惠国,裁判权。居租地,有特权。

坏主权,进程转。入市场,独行断。

第二首

明治后,日本强。侵朝鲜,灭北洋。

清政府,应约往。割台湾,赔银两。

开口岸,设工厂。侵略深,瓜分狂。

国事艰,改革忙。各阶层,救危亡。

第三首

洋教传,民怨强。义和团,势力胀。

西摩尔,为中将。北京陷,慈禧慌。

剿匪谕,议和章。赔偿款,大数量。

使进京,军权丧。反帝禁,国危亡。


问题:
(1)三首“三字歌”分别对应哪些不平等条约?
(2)这些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中国分别爆发了哪些救亡图存的运动?
(3)依据上述“三字歌”,评价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2022-02-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在1894年9月7日的中日黄海海战中,“经远舰”被四艘日本巡洋舰联合击沉,包括管带林永升在内的全舰231名官兵为国献身,仅16人生还。2018年9月25日,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我国水下考古队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一艘倒扣的沉船,②船舷外壁悬挂着木质髹(xiū,用漆涂在器物上)金“经远”舰名字牌,确证此舰为“经远舰”。③沉船中清理出74枚步枪子弹,这些子弹证明了舰上的官兵应该和日军进行了近距离拼杀。从考古结果推测,船的右舷遭受攻击最小,可能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但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军港,日军继而控制黄海制海权。④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⑤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中日双方的政治格局


(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是通过分析史实,得出的科学结论。材料一中的划线部分属于史实的是;属于史论(或史识)的是。(填序号)

材料二: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2013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

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自爱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2022-02-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