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7 道试题
1 .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2020-07-08更新 | 10837次组卷 | 136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
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
2021-06-08更新 | 8725次组卷 | 80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2020-07-08更新 | 11348次组卷 | 87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12次组卷 | 18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0-07-12更新 | 5205次组卷 | 56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2020-07-11更新 | 5593次组卷 | 69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有史家言:“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有要边防。凡此教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文中的 “魏氏”
①首倡经世之学②推崇民主革命③主张“师夷长技”④关注世界史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1-09更新 | 4169次组卷 | 45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2019-01-30更新 | 7333次组卷 | 220卷引用: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等级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2019-01-30更新 | 4742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质量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10 .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9-01-30更新 | 4553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