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中外交往

(1)图一至图三分别是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对外交往示意图。依据图片信息,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图片历史时期管理措施
图一①        设西域都护府
图二        设④        
图三        设⑥        管理贸易,征收商税

(2)分别概括三个不同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原因。
2019-10-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历史二模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 . 发达的商路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之路”一词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对外商路的代名词。


(1)请选择以下恰当的名称,为下方三幅地图命名。
图一        图二        图三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太平洋丝绸之路”
(2)根据提示,完成以下表格。
图一该时期有著名的广州、        、明州三大外贸港。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        ,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
图二该时期,西部疆域拓展,朝廷设有        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保障此路安全顺畅。
图三该时期,“        ”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途径,有“薄来厚往”的特点。此后,由于        开辟,欧洲商船纷至沓来,导致葡萄牙人选择        作为贸易中转的据点。

2019-09-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上海港口贸易
上海港对英国的贸易额(单位:1000美元)

年份1843—44184518461847184818491850
总输入2522519538894312253344133909
棉制品1671425530803311183630522618
毛织物557804623782327809501
砂糖24317082147
杂物292136186176200470643
总输出2360604664926726508165148021
322222120271834165420192427
生丝2003380644304819333144175529
杂货35193573967865

——资料来源:英国议会文书《上海领事罗伯逊关于该口1856年贸易的报告》


问题:
(1)表格反映出上海港对英贸易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2)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这些变化对上海发展有何影响?
2019-09-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长宁、嘉定二模历史试题
4 . 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下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

历史事件位置(字母)
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2019-08-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轴心时代思想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如中国的孔子、老子、韩非,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犹太教先知,古印度的悉达多等。他们的思想,成为了两千多年来,历史之轮围绕着旋转的轴心。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主张人物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苏格拉底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民之难治,以其知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当仁,不让于师。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


(1)请在下面空格处填上与其思想主张相对应的人名(前言所提及者)。
                                
(2)比较①②③三位思想家表格内的主张,再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学说出现的背景。
6 . (1)分别概括下列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并写出思想引领下出现的社会政治运动。
材料核心思想社会政治运动
“以中国之纲常名教,辅以诸国富强之术”AE
“进者存而传与,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弱者先绝”BF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G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DH

(2)上述表格内容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大主题。综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2019-08-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封浜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表格作者把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称为留学的拓荒阶段,试推测他的依据。
(2)根据表格,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出现这种新的动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留学情况。
2016-11-18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嘉定、黄浦区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那些年我们“哈”的国
某校学生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时,发现从晚清到新中国建立的90多年间,中国人先后“哈”(非常想学习)过很多国家,并列了以下简表。
问题:
(1)根据示例,完成表格“主要内容”的填写?
(2)国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哈”了这一系列的国家说明了什么?
(3)请为这个表格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2016-07-2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简表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认识变化的外部原因。
(2)根据上述表格,编写20世纪第一个阶段的中西文化交流简况(注明起讫时间)。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07-2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黄浦区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90次组卷 | 33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C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