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独立的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2 . 下图是“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第一次出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建立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 . 下表是公元196-289年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情况。表中曹魏时期寒素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B.社会动乱导致人口锐减
C.九品中正制弊端的显现D.地方操控了人才的选拔
2020-12-1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1926年印度放弃银本位制之后,中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以银为货币的国家。1929—1933年我国白银流动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流出上海流入上海入超(以-号表示)出超(以+号表示)
1929123.9182.8+58.8
1930109.2142.5+33.2
1931111.7166.7+55.0
1932160.919.8-141.1
1933103.926.2-77.8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商此和金融月报》(1929—1935年)据上表可知
A.国际银价的下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严重受挫
C.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
D.在经济大危机中我国受冲击最大
5 .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自1972年至197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增加了11倍,而1979年的中美双边贸易额比1978年又增加了一倍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格局发生剧变B.对外开放不断深化C.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中美关系逐步改善
2019-12-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B.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C.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2019-09-15更新 | 1288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7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2019-01-30更新 | 3441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5届广西宾阳高中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31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实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初期,美国对日本侵华采取妥协退让、“不干涉”的绥靖立场。1941年2月23日,罗斯福通知国民政府,他已批准将首批价值4500万美元的军用器材作为援华租借物资。根据美方统计,抗战时期美国对华贷款为6.9亿美元,按《租借法》给予的军事援助为8.257亿美元

——摘编自张晓卫《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二   尼克松上任之初,美国失去了长期保持的对苏优势,人民对越南战争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尼克松不得不调整美国的越南政策,他明确表示,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全面的军事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还认识到,解决越南问题“关键不在河内,而在北京和莫斯科”。基辛格也说:“向中国开门可能帮助我们结束那场战争的苦难。”

——摘编自黄英、王姗姗《从对抗走向缓和——析越南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抗战时期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谋求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认识。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
数量1737375033342923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

材料三中国纯碱市场,一向由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一战”期间,英货中断,碱价猛涨。……爱国资本家范旭东等于1918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厂(资本200万银元)。……(英商)多次直接对永利碱厂进行威胁和破坏,加以“一战”以后,碱价猛跌,碱厂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在范旭东的主持下,侯德榜等人努力奋斗,排除了各种障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掌握了苏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碱厂终于在1925年开始正式出碱,1926年年产45万吨,1927年年产13400万吨。从此,在此后与卜内门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中国近代经济史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述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据材料三,概括永利碱厂发展中遭遇的困难。(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