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中少数民族衣饰中的记载,及至五代夏金元,辽朝贵族墓志资料中也有关于“中央”嵌入国名的记载。这些现象反映出(       
A.政治中心逐渐向北转移B.夷狄蛮夷逐渐消失
C.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形成D.民族交融日益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马韩之西,海上有州胡国……乘船往来,货市韩中。”“州胡”一般认为是现在韩国的济州岛,济州岛曾出土了一些五铢钱、货泉、货布、大泉五十等货币。由此可以推知,汉代
A.海上贸易比较发达B.民间贸易规模庞大
C.朝贡贸易受到重视D.贸易政策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万历年间的《歙志》(安徽省歙县)记载:“成、弘以前,民间重土著,勤穑事,敦愿让,崇节俭。而今家弦户诵,夤缘(攀附)进取,流寓五方,轻本重末。”当地甚至出现一些士大夫纷纷外出经商的现象,“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为贾”。材料表明
A.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经世致用思想广泛流行
4 . 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至管夷吾相齐,负山海之利,始有盐铁之征。观其论盐,则虽少男少女所食;论铁,则虽一针一刀所用,皆欲计之,苛碎甚矣。材料反映的春秋早期的齐国
A.位置优越,人民生活富足B.盐铁官营,民营工业缺失
C.税收严细,政府垄断财源D.政策宽松,手工业门类繁多
2021-01-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等级性)
5 .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载桑、纺织,“尽逐绫绸 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6 . 先秦文献中,常有“粪土”和“粪”的记载。如《荀子·富国》说:“多粪肥田”;《韩非子·解老》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知道
A.轮作技术B.除草技术C.垄作技术D.施肥技术
2021-01-0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19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文献记载,官路与民路共同组成了清代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扩大了商品流通的渠道,大量商品正是沿着这一网络的经纬,从任何一地流到另外一地,农村、市镇、城市之间经济上的联系由此而密切起来。据此可知清代
A.城乡榷场互市贸易逐渐兴盛B.全国范围商业贸易网络形成
C.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核心D.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就此而兴
2022-01-25更新 | 1131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隋书》记载.刚场帝采纳装蕴建议.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命令州县官员“大索貌阅”。“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隋炀帝这样做意在
A.加强对地方州县的控制B.促进国家人口快速增长
C.增加国家财政赋税收入D.满足个人穷奢极欲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说明辽朝
A.建立因俗而治的体制B.实行民族等级政策
C.分割相权以加强君权D.强化南北分裂局面
10 .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用人工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在19世纪末纺纱应世以前,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2021-01-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等级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