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加强皇权D.削弱王国势力
2020-11-20更新 | 173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临安,每当夜幕降临,从清河坊至众安桥大街以及两侧坊巷的所有商店开始活跃起来,十里长街,灯烛辉煌,人流如潮,有些饮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各种流动小贩,无论是夜市集中的地段还是小街里巷,到处都有。“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材料二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代出现“商业革命”的依据和原因。
3 .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生活习俗改变
2020-10-18更新 | 362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0年海南嘉积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此段文字反映了
A.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
C.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D.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促进繁荣
2020-12-19更新 | 601次组卷 | 4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4次组卷 | 73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晋书•王敦传》记载:“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指王敦)与从弟导(指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东晋偏安江南,政体混乱B.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C.东晋政权得到士族的支持D.司马睿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8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材料主要体现了周王
A.重视王畿之地的经营B.酬报开国辅臣的功绩
C.欲行德政的贤明形象D.开疆拓土的集权统治
9 .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A.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B.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2020-10-25更新 | 442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广建粮仓和修大运河是隋朝时期突出的两项工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隋朝修筑粮仓的文献史料

文献

记载内容

魏征《隋书帝纪》

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总征天下兵皆会涿郡(今北京),……发江淮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仓米至涿。

王国维《邸阁考》

关中大旱,命农丞王亶发广通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之,则一仓之储,其富可知。

材料二   炀帝此举(指修大运河),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于慎行《谷山笔麈》


(1)依据材料一归纳隋朝建粮仓的目的,并分析隋朝广建粮仓的优势条件。
(2)依据材料二中于慎行的核心观点“不仁而有功者矣”,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