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范晔论曰:“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以后,复增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绝望、不满意)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九选举考一)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世风颓废。……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四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


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时期两宋明清
任官前出身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材料五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六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内容改革评述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二分别涉及什么古代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三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的图表,分析科举制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
(4)结合材料五和六,谈谈你对科举制和高考制度的相同点看法
2020-12-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49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三次大会上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就是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实行民主基础上的多党制。

——摘编自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材料二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希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实现“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开国皇帝刘邦惩成亡秦孤立之败,综周秦之分封与那县为一体,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封国并行的行政体制,制定了一系列对封国控放适度的政策,使封国在维护国家政权、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中发挥了屏藩枝辅的作用。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景、武及后世诸帝不断削弱封国。强大郡县,使汉初郡国并行制演变为单一的郡县制,汉政权因此失去了地方藩护力量。因而,导致了王氏外戚篡权。

——摘编自汤其领《西汉郡国并行论》

材料二 明初沿用元制,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度,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些政区习惯上仍称为“省".其管辖范围除陕西、四川、云南外,一般比原行中书省要小一些。将行省分为三使司,是一种预防省级官员形成地方割据的分权策略,然而。这一新制度实际加强了省一级的行政能力。由于明代增加省的数量削弱了政府跨区域协调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又增设了巡抚和总督来应付需要跨省协力解决的突发问题。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迁,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唐太宗以后,进士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益崇重,所以世人趋之若鹜。进士科竞争相当激烈,一旦及第,就是一件十分荣耀风光的大喜事,有如鲤鱼跃龙门,故云“一登龙门,则身份十倍”。从中宗神龙(705年一707年)以后,形成了曲江宴会、杏园探花、雁塔题名的风尚。当新科进士泛舟于曲江之上宴饮之时,请宫中教坊派乐队演奏助兴,长安城士女百姓争相观看,万人空巷,有时皇帝也登临曲江南岸的楼台观看,成为唐代京城的一大景观。唐高宗时进士加试诗赋以后,许多应考举子皆诵当代的诗赋,很少去读《六经》《三史》之类的典籍,加上允许考生投牒自举,形成了“露才扬己”的觅举风尚。

——节选自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据材料说明唐代进士科的社会影响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2020-08-03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某大学历史系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考生的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D.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2020-11-04更新 | 253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许多人倡导变法,成功者却寥若展星。商鞅变法两度、历时十八载,从推动经济发展的农政中的行新田制、奖农织、统一度量衡,到与农政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兵政、官制,可谓琳琅满目、不一而足。其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同时,诸多创制和措施还能为后世所沿用。

——摘编自白知添、白立辉《商鞅变法推动经济发展的支点创新》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发起者是商鞅和秦孝公,秦国变法的成功与此二人的独特品质息息相关。在“要不要变法”的廷议上,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为主旨,说服秦国君臣;然后以“南门徙木”一幕来取信于民。在变法法令上,他十分注意抓住秦人的特点,以“名、利”为导向,移风易俗,促其“农、战",效果颇著。一千多年后,宋神宗即位后力求变革,王安石的治国方略得到了实施。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好的,他的诸多改革措施对老百姓也是有利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他的“惠民”措施却成了“扰民”之举。

一-摘编自张守慧《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并指出商鞅变法中为后世所沿用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结果不同的原因,并谈谈从中得出的启示。
2020-08-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古代东、西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主张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还成为东、西方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

薄伽丘卢梭康有为陈独秀伏尔泰莎士比亚
梁启超达·芬奇鲁迅孟德斯鸠严复胡适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分别举例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张。
(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从“近代东、西方思想解放”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示例:主题一: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复苏关键词:薄伽丘、达.芬奇、莎士比亚添加关键词:拉斐尔(或米开朗基罗)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的主张。任举两个具体事例,围绕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0-04-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A卷)
8 .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2020-02-06更新 | 170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材料二   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同根同源,是不可分割的……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有力推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改编自岳麓版教材《中国历史》下册


请回答:
(1)读材料一,请指出图一是什么文字?图二是哪位皇帝采取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哪些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提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在哪两个地区已经成功践行?材料二中“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
(3)联系现实,请你谈谈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在哪些有利与不利因素?
10 . 当今中国,政治改革方兴未艾。圊首往事,到昨天去寻找借鉴,汲取智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一一《朱子类语》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段,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 “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讲

材料三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一一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一一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一一《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指出这一制度的优点。
(2)结合所学列举雅典民主政治中符合材料二的史实,并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新体制?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说明此原则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5)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对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2019-12-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