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嘉靖本《三国演义》中写道:“孔明与子龙曰:‘美色,天下人爱之,公何独如此?’”到了清初毛评本《三国演义》中,孔明的话就被生生砍掉了一半,只剩下“孔明谓云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这体现出
A.嘉靖本史料价值更高B.孔明形象儒家化倾向
C.市民文学勃兴的影响D.士人价值取向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荧惑守心”在星占学上被视为是一种可直接影响到统治者命运的极严重凶兆,《汉书》记载“高祖十二年春,荧惑守心,四月,宫车晏驾”。但有学者通过现代天文学考证,十二年春,荧惑由壁宿顺行至毕宿,未曾守心,该天象系伪造。由材料可以得出
A.古代天文学发展还不成熟B.《汉书》的史料价值有待商榷
C.汉高祖统治后期天怒人怨D.两汉儒学出现唯心主义新特征
3 . 据《黄埔军校史料》记载,黄埔军校创办之初,开设的政治课程有:帝国主义的解剖、中国民族革命问题、社会发展史、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国近代民族革命史、各国政党史略、各国革命史略、三民主义等共八门。这些政治课程的设置表明黄埔军校
A.以民主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为政治教育内容
B.突出对学员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教育
C.确保军校建设的法制化、正规化与革命化
D.以近代化的军事理论培养革命化的军事干部
2022-01-19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9121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在同斯大林的会谈中,毛泽东提出:中国仍然没有摆脱战争的威胁,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和平;中国需要三年至五年的和平时间,把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稳定全国局势。中国和苏联于1950214日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双方保证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②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盟国的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⑤双方……遵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成果,毛泽东指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使中苏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摘编自中华书局《中苏关系史料汇编(1950——1958)》


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并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分析这一条约的性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地区形势及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

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上海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了“伟大的抗战起点,深远的历史影响”的学术研讨会。下面是与会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摘要:

机构或院校学者主要学术观点
复旦大学余子道肯定了九一八抗战作为 14 年抗日战争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重要地位,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日本挑战华盛顿体系与
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动的标志。
华东师大沈志华梳理九一八事变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动与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今的国际形势,把握处理国际关系的主动权。
同济大学唐培吉运用大量史料证明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上海师大苏智良九一八事变是亚洲各国合作抵抗日本法西斯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和亚洲近代史的转折。
上海社科院马军九一八事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历史担当与责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
战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2021年9月17日《新民晚报》改编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专家学者们的任意一个观点,拟定一个主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须从材料中得出,论题明确,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2021-11-01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

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结合史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12-01更新 | 755次组卷 | 37卷引用: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代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派仆人到京城办事,路费是二十两银子;西门庆家的伙计,每月工钱是二两银子;教弹唱的乐师,每月工钱五两银子;剃头匠给西门庆篦头、按摩、挖耳、给小公子理发,手工费五两银子。上述材料说明(     
A.明代中后期白银已经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B.作为支付手段白银体现了较好的储藏价值
C.粮食作物产量提高铜钱大量兑换成了白银D.商业繁荣发展需要重金属充当流通的货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初,新的知识精英群体开始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专制太甚,人心难收,自费留学、国外求学或著书立说以图学制革命者,颇不乏人”。这说明在当时的中国社会
A.清朝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成为主流
C.救亡图存的方向发生转移D.形成了政治变革的思想和群体基础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倭寇从海上进犯,帝(明太祖)惠之,顾谓(汤)和曰:“卿虽老,强为朕一行。”和请与方鸣谦俱,鸣谦,习海事,常访以御倭策。鸣谦曰:“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戍守之,可无烦客兵也。”帝以为然。

——摘编自《明史》

材料二   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延表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蛤,势必大溃。惟有分剐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

——摘编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奏稿》


(1)分别阐述两则材料对研究明代和晚清海防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概括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并做简要评价。
(3)指出研究明代和晚清海防的史学方法,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2-09-01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甲说、乙说B.甲说、丙说C.甲说、丁说D.乙说、丙说
2019-01-30更新 | 2783次组卷 | 4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