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2 道试题
1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2023-12-20更新 | 641次组卷 | 5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武六年(30年)六月,光武帝下诏:“夫张官置史,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遗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变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史可并合者,上大司捷,大司空二府。”于是当年就载并了400多个县,裁减大小官吏数万人。次年三月,光武帝又下诏:“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驾兵车的士兵)、骑士、材官(供差遣的低级武官),楼船士(水兵)及军假史(临时职务的军史),令还复民伍(复员为端户齐民)。”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见诸记载的精兵简政。建武六年十二月,光武帝还曾下诏说:“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视。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那国收见四租三十税一,如(汉景青时)旧制。“光武帝之子汉明帝继位后,“遵奉建武之教,有加而无改……故更称其官,民安其业,远近肃服,户口滋殖”。

材料二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鉴于“州县之数,悟于开皇,大业之间(隋文帝、隋唐帝统治时期)“民少更多”“乃命所司大加并省”,从而为栽减地方官员做准备。他对房玄龄等大臣说:“致理之本,惟在于审(意为精简)。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在唐太宗“务省官员”的思想主导下.中央机构官员由2000余人栽减为643人,唐太宗还规定;从此以后,倘若有乐工及从事杂务的人,技艺超过同类人的,只能格外奖赏钱帛,决不能超授官爵;对“宗亲以及助旧无行能者,终不怪之”,“年老及堂成积病智昏”的官员,就安置他们退休,以免“久妨贤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孙崇政《精兵简政与官冗史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光武帝“精兵简政”的背景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较于汉光武帝,唐太宗精简官员做法的进步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文章中说:“以故帝后合体之事,即无可望,尊帝讨逆之事亦不能行。此弊邦志士所以吞声饮恨,血泪俱尽,志计俱穷,以至于今日,而我皇上之位,卒岌岌不能保,弊邦改革之事,遂废于半途也。”梁启超的这一言论(     
A.试图限制君权以实现救亡图存
B.把变法成败根源归结于皇帝,过于片面
C.旨在强调清廷面临着统治危机
D.推进清朝走向民主共和之路,违背国情
2023-11-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明清之前,有人认为“经商乃贱者事也”,而到明清之际,有人将商贾之理财视为居家之急务;有人更是希望学习者“研求温习,玩味熟思”,并把“异日有成,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于经商之上。这一变化说明明清时期(     
A.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松弛B.反封建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C.新商业伦理模式逐渐构建D.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
2023-11-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以前,中国茶叶外销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主要销售对象是周边的朝鲜、日本等国及各少数民族政权,但外销数量有限。明代后期开始,中西海上交通连通,茶叶开始输往欧洲,只是数量有限。但是清中叶以后,伴随着国家政治局势的稳定,茶叶作为“战略物资”的政治性地位下降。政府逐步放松对茶叶“专营专卖”的垄断,开始允许部分个人性质的民间“资本”介入茶叶的销售与运输。茶叶贸易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茶叶商帮。于是,外销茶商迅速崛起,内销及边销茶商力量也得以快速壮大。各类茶商如鱼得水,驰骋于各种茶叶市场上,获取了丰厚利润。

——摘编自刘业翔、章传政《明清时期茶叶商帮的诞生》

材料二   明清时期出现的茶叶商帮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经营区域,而且大多以著名产茶省份为支撑。他们进行大规模长途贩运,拓宽了茶叶市场空间,满足了茶叶市场需求,推动了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叶商帮群体产生条件及其异同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明代后期至清朝中叶茶叶商帮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明代后期至清朝中叶茶叶商帮兴起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量的考古研究表明,我国有丰富的文化遗存,自古以来中华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区,绝非“外来”,亦非局限于黄河流域,也说明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民族起源是多地点的,多元的,做繁星点点,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

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部分)

考古发现

基本介绍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共发掘墓葬620余座,发掘的墓葬时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

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遗存面貌清晰地反映出高句丽、渤海国佛教物质文化在中原地区影响之下传入与发展的历史事实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州桥是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宏大的历史场景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为温州作为龙泉瓷大规模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重要实证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考古新发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2023-11-02更新 | 237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所示为1956-1958年中国拍摄的电影题材及主要作品。这主要得益于(     

题材

代表作

革命战争

《董存瑞》《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神秘的伴侣》《情长谊深》《女篮五号》

少数民族

《哈森与加米拉》《边塞烽火》《芦笙恋歌》

历史人物传记

《李时珍》《宋景诗》

名著改编

《家》《祝福》

资本家生活

《不夜城》

讽利喜剧

《新局长到来之前》

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文艺为人民服务口号的提出D.“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利用考试进行官员选拔。隋文帝正式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公元1905年,清光绪帝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钱穆《国史大纲》
“过去曾认为科举制几乎一无是处,现在从事考试工作,有了一些体会,又查了一些资料,感到原来的认识不全面。”杨学为《对科举的再认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论述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历史意义,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10 . 傅奕(555—639)认为,佛教僧徒“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主张废除佛教。这说明,傅奕反佛的出发点是(     
A.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加强对民众的管理
C.佛教自身的欺骗性D.维护封建政权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