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史学界就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分期问题展开论辩,主要分歧如下:

代表人物分期标准
胡绳、戴逸以阶级斗争为标准,强调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历史现实决定的
孙守任、范文澜以近代社会主要矛盾为标准,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外国侵略势力和国内反动统治者,外国侵略势力起决定性作用

——摘编自梁景和《中国近代史分期与基本线索论战述评》

选择上述某一标准或者自拟一个标准,运用中国近代史具体史实,对中国近代史前期进行分期并予以说明。(要求:分期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5-2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为《人民日报》2000-2019年有关辽宁部分民生题材报道样本,表2为《辽宁日报》2005-2019年有关经济题材报道样本。

1

日期标题关键词
2000420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全面提高妇女素质社会服务
200293广开门路拓宽就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
2004818辽宁城乡“扶贫超市”过千家社会救助帮扶
2006716辽宁建立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保障体系
2007114辽宁两千万农民受益新型合作医疗新型合作医疗
2014112辽宁设置96110受理重大犯罪线索社会治安
2017420推进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社会服务
2019129辽宁西丰给贫困户办了健康险新型合作医疗

2

日期标题关键词
200552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东北老工业振兴老工业基地
2009614民营经济“挑大梁”民营经济
2011117全省去年出口创历史新高进出口贸易
201727车新村试水电商扶贫新模式电商扶贫
201763我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再发力农业创收
2018112沈阳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已达532电商产业
201949盘锦加快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纪实老工业基地
20191115两大千亿集群领跑宏伟区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史、特别是清史的研究者,往往自动放弃了对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历史的探索。其结果是,明清史长期以来讨论的问题都是被局限在一个传统社会、“古代史”的框架内,讨论明清社会如何衰落,某些新的因素如何受到制度的阻滞而夭折。于是,这种状况就更强化了近代史的“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靠自己已经无法变化,只有凭借外力的推动。难道明清、甚至宋元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许多历史线索,到道光二十年以后都不翼而飞了吗?打破分期的桎梏,实现“瞻前顾后”并非难事。

——摘编自赵世瑜《明清史与近代史:一个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简要论述。(要求:可以赞成或者反对,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1-23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大事年表(19782001年)   

197812月的一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2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决定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9904月,中国政府宣布开放上海浦东。
199212月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
10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01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根据所学知识,整体把握材料信息,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加以阐述。(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05-29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列《关雎》为《诗三百》之首,汉人释《关雎》所言为“后妃之德”,对“妇言”和“妇容”的要求,都是在所谓贞顺“妇德”的基础上展开的。按照周代礼制要求,女子从10岁起,要“执麻枲,治丝茧”,日后还要“观于祭祀,纳酒浆”,因为祭祀有时、丝麻之事无疑是“妇功”的重心。南北朝的“乐府双璧”中,《木兰辞》中的木兰最初是“唧唧复唧唧”的剪影;《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不但“十三能织素”,而且能够胜任“三日断五匹”的劳作。宋代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中,花魁娘子王美娘“吹弹歌舞,无不尽善”,而且“写作俱高,求诗求字的,日不离门”。清代《镜花缘》以探花唐敖历险求仙及其女小山海外寻父为线索延展成书,书中称:“小山生成美貌端庄,天姿聪俊。到了四五岁,就喜读书,凡有书籍,一经过目,即能不忘。且喜家中书籍最富,又得父亲、叔叔指点,不上几年,文义早已清通。”

材料二   《诗大序》称,诗的作用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然而,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的中国文人,只要他不想被人视为“俗”,而想攀附“雅”,他可以不遵守某种伦理规范,但必须多少懂得一点审美。所以,他们的女性意识一定要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无论人们对文学的产生有着怎样的认识,都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中国最初的文学都不是“为艺术”,而是“为人生”。中国不同时期叙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悄然间发生着从“妻子”到“爱人”的变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高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女性形象审美嬗变:从“德言容功”到“琴棋书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在秦汉魏晋、唐宋和明清时的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从‘妻子’到‘爱人’变化”的含义并分析其原因。
6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使国人和全世界炎黄子孙得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阅读相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在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了水稻遗存,距今约1.2万年;在浙江上山遗址发现了炭化稻米,距今1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南贾湖遗址证实,中国早在距今9000年时已有礼制活动。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出现礼器并形成相应礼制。中国象形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甚至更早。河南贾湖遗址的龟甲刻符,提供了8000年前早期先民开始探索文字的线索。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不断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丝织品,这表明中国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已开始育蚕制丝。

——摘编自袁广阔《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   大约距今5000年前,黄河上游地区就接受了起源于西亚地区古文明的制作铜器、栽培小麦、饲养黄牛和绵羊等新的技术。与此同时,起源于史前时期中国的稻、粟、黍的栽培也向西亚和其他地区传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明在接受了西亚地区传来的冶金术后,对其加以消化吸收,大约在距今4300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发明了泥范铸造铜铃乃至青铜容器的技术。到了夏、商朝,青铜容器制作工艺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青铜文明。

——据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材料三   2004年以来多家单位合作对甘肃省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出土了罕见的金、银、铜、铁、玻璃、豪华二轮马车等殉葬器物,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揭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研究西戎文化、秦戎关系、古代北方民族史、中国科技史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历程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据杨维军《探索文明起源需要多方发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史料价值并说明你的依据。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
2023-11-2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图3、图4分别为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旗帜、臂章和胸章。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1至图4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阐述清晰)
2023-10-1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崇奢黜俭”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消费观,它反对过分节俭、壅积社会财富,主张积极消费和投资实业,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崇奢黜俭”一经出现便以其反传统的姿态显得格外“另类”,对这一消费观进行全面、科学助于我们了解“崇奢黜俭”消费观本身,也为我们探索近代消费观重构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线索。

——黄娟《“崇奢黜俭”思想与近代消费观的重构》

结合所给材料以及所学相关知识,就“崇奢黜俭”提出你的看法或认识,并对你的看法或认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有力,逻辑清晰,语言严谨)
2024-05-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惧变、拒变,到思变、求变,是近代中国文化心理蜕变的一条线索。甲午之后不出20年,中国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如英法两国走了几百年而没有走完的路。一场变革还没有结束,没有见效,另一场变革另一个思路又呼之欲出。甲午后的一切变革几乎没有一个走完全程,一场又一场的变革叠加在一起,称之为“叠变”最合适不过。叠加的问题越来越多,变革的压力越来越大,终至形成病重乱投医的态势。我们一方面固然有资格指责那些历史人物的失误、见识与决断。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一切果必有其因。

——摘编自马勇《叠变——鸦片、枪炮与文明进程中的中国(1840—1915)》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史实,围绕“叠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注重史事间的关联)。
2024-04-08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史研究

材料一   近代中国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中国社会的全面近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这是世界各国均要行走的历程,向外部世界学习则是后进国家的必经之路; 二是争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中国在原有的地区注国际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近代以来逐渐沦落为一个失去诸多主权的弱国,中国要努力恢复平等地位,这一过程并非每个国家所必经的。这两件事中,本应以第一件事为根本,为要务,但在近代中国(也不限于中国,若干后进国家也经历了这一过程),这两件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第二件事则成为第一件事的前提条件,不解决好第二件事,第一件事就无法做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努力去做第二件事竟成为历史发展主线争取国家的独立平等被置于比兼取社会发展更为优先的地位。

材料二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规划,历经五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的。民国史之中的部分议题一直难以避免引起各种偏见,两岸各自主导一类型之论述。本书则主要依赖史实做深度的描写、分析与比较。其中国民党史部分主要由台湾学者负责,少数曲大陆学者撰写,共产党史部分则由大陆学者执笔。这与近年来两岸学者组成研究团队研究蒋介石的经验也相符合:台湾学者更能呈现蒋介石的成功之处,大陆学者则更能客观分析蒋介石的派系属性 发掘出蒋介石的个性与统治缺失之处,因而相互补足各自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位于台湾的学术机构每年接待许多大陆学者参观访问、调阅民国档案、参与台湾学界的学术活动,在我所任教的大学每一学期都有许多大陆来台的交换学生选修我的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从材料一中提炼近代中国发展的主要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不解决好第二件事,第一件事就无从做好”的原因。
(2)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专著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何补益之处? 这种撰史方式有着怎样的意义?
2024-04-2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