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严文明在《考古是科学也是艺术》一文中叙述了学术界对良渚文化的认识历程。下列所摘内容,按认识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1959年,夏鼐首先将其命名为良渚文化
②良渚古城的发现,表明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③梁思永首先把以黑陶为特征的良渚遗存划归龙山文化的杭州湾区
④超大型水利工程等的发现,一个东方古国的雄伟面貌便呈现在世人面前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2024-05-1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时,《海国沿革图》各图均有古今地名对照,排序上先世界后中国;《地球正背面图》和世界各大洲分国地图排序上,先是东西两个半球图,然后是各大洲图,最后是各分国。这说明魏源(     
A.意在“师夷长技”B.突破了传统世界观念
C.最早开眼看世界D.世界地理知识的丰富
3 . 如表为小豫同学在研读某部中国近代史著作“第二章全面内战的烽火”的章节目录后整理的排序情况。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第一节军事调处的失败(注:即和谈失败)
第二节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国共双方的军事动员国民党的重点军事进攻国共关系的最终破裂
第三节国共双方的军事动员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国共双方的军事动员国民党的重点军事进攻
第四节国民党的重点军事进攻国共关系的最终破裂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国共双方的军事动员
第五节国共关系的最终破裂国民党的重点军事进攻国共关系的最终破裂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

ABCD
A.AB.BC.CD.D
2023-12-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12月诊断考试(三)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梁启超对护国战争的法律辩护词,请按史事演进逻辑排序(     
序号史事
前大总统袁世凯,久蓄逆……法律解决之道既穷,我国民乃不得不诉诸政治手段,故有今次兴师致讨之举。
法者,上下所共信守,而复能相维于不敞者也。法令一失效力,则民无所措手足。而政府之威信亦隳,愿大总统常以法自绳,毋导吏民以舞文之路。
袁氏图帝不成,乃欲更保总统,反覆无……按诸现行约法刑律及各种法令,其为犯革命内乱之罪毫无疑义。
项城以违法专欲失天下望,今宜尽反其所为,请以明令规复旧约法效力。克期召集国会,委任段公组织新阁⋯⋯帝制祸首不惩,无以谢天下。
A.④①③②B.③②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2024-05-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5 . 以助推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为目标,学界加大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众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依据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下列研究主题排序正确的是(     
①敌后作战组织实施与实际效果
②解放城市及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③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走出危机
④捍卫国家安全与出兵决策研究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6 . 白银流动·国际金融中心

材料一


清代流入和流出白银数据柱状图(单位:百万两)

来源地

数量

日本

1648-1708

38

拉丁美洲经菲律宾

1645-1820

93

拉丁美洲经欧美

1752-1800

75

——依据庞浩等《中国贸易盈余与外汇储备的长期考察:1636-2018》编制

材料二   据载“1820年以前东印度公司每年以中国输出的棉布都在20万匹以上,其中贩运到英国本土的紫花布在2万匹左右,当时英国士绅的时髦服装是中国杭绸所制的衬衫,苏州所产紫花布缝制的裤子。”

——摘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代白银流动的变化。

材料三   18世纪至今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变示意图



(2)阅读材料三,将上述国际金融中心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只写序号即可)
(3)任选两个年代相近的国际金融中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其演变。
2024-01-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各阶段人才流经战国七雄人次(单位:人)

            排序

阶段

1

2

3

4

5

6

7

流动总数

前期

魏7

齐6

赵5

秦5

韩4

楚3

燕0

30

中期

秦24

魏22

齐15

楚14

赵10

燕7

韩4

96

后期

秦17

赵15

魏5

燕5

楚3

齐2

韩1

48

(注:统计样本为国籍相对明确的战国人才,表中诸侯国后的数字为流入人数)
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华夷观念淡薄B.政治人才流动最频繁
C.侧面反映一国综合国力D.百家争鸣的政治反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A

   

图B

图C

   

图D

材料二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家统一。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

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进行管理,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治理。

四是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材料一是四个统一朝代的形势图,请按时问先后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考材料二,自选一个特点为角度,运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相关史实,围绕“大一统与国家治理”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9-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879年,上海点石斋印书局出版发行汉英词典——马礼逊《五车韵府》,开本再缩小,两册合并一册,价格更便宜,流行更广。到20世纪初,《五车韵府》一版再版,还将旧版按汉字的罗马字拼音首字母排序改为按汉字部首排列。《五车韵府》在中国的流行主要缘于(     
A.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推动B.列强对华文化渗透增强
C.天朝上国思想已被摒弃D.崇洋媚外之风日渐盛行
10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诞生,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1)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镶嵌着十幅浮雕,其中六幅如上,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填写相应字母)。
①掀起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的是____。
②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是____。
③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
④吹响推翻清朝统治的号角、促成中华民国成立的是____。
⑤将浮雕所呈现的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序应为____。

阅读下列诗歌(节选),回答问题

材料   (一)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四)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按所反映历史时间的时序排列上述诗歌内容,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3)诗歌(一)中学子“焚佞府”的主要诉求是(     
A.捍卫国家主权B.反对政府贪污C.呼吁言论自由D.建立共和政体
(4)诗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成功B.中国共产党成立C.巴黎公社建立D.新经济政策实施
(5)诗歌(四)描写的革命行动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6)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2023-04-29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