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格致汇编》是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于1876年在上海创办的科学杂志。以介绍近代科学基本知识为宗旨,用语浅近,生动可读,适合文化程度不高、科学素养不深的平民阅读,并设有读者问答栏目。《格致汇编》出版60卷,主要内容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医学和药物学等;另有科学人物传记方面如利玛窦、爱迪生、李善兰、徐寿等;还有工艺技术介绍,如啤酒、汽水、养蜂、碾米、纺织机械、火柴、望远镜、显微镜等。梁启超评价《格致汇编》中所载望远镜和显微镜“实为世界上加无限力量,其法尚新可读”。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材料二   《格致汇编·相互问答》提问者分布情况表

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湖北天津香港辽宁安徽直录江西北京湖南河南云南台湾美国总计
人数524534302821161263222111112260

——根据《格致汇编》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二、概括《格致汇编》在传播西学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格致汇编》创办的背景及其影响。
2 .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到达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的大夏国,他在当地见到了产于四川地区的竹杖、蜀布等特产,得知这些特产是从大夏东南的身毒国(古印度)贩运而来,于是向汉武帝提出从蜀地经身毒通大夏的探险计划。据此可推知当时(     
A.北方匈奴威胁尚未解除B.四川地区是丝织业中心
C.海上丝路已经初具规模D.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孔子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孟子主张“以其所有,易其所无”“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韩非认为“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据此可知,这些观点(     
A.旨在实现诸侯富国强兵要求B.利于新生产方式的产生
C.体现了思想多元格局形成D.根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4 . “文景之治”时期,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下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①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② “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③ “国家无事……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④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 . 有学者指出:“在(汉武帝以后)汉朝,《春秋》仿佛是一部宪法。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问题,都引《春秋》解决。”这说明,西汉中后期(       
A.先秦法律得到了延承B.“以法治国”得到落实
C.法律制度已基本完备D.儒家伦理得到了弘扬
6 . 郡国并行制是汉初重要的制度设计,由表可知这一制度(     
史料出处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刘邦)“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无以填之”《史记·吴王濞传》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史记·吴王濞传》
“(梁孝王)府库金钱且直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史记·梁孝王世家》
A.是当时形势所迫的产物B.导致王国势力超过中央
C.有效吸取了秦亡的教训D.是对西周分封制的回归
7 . 下图为中国共产党发给山东夏津县农民卢金锡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明,上有“华北区土地房产所有证”“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之规定”“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卖、转让、赠与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六月”等字样。这一证明可用于研究(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C.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D.土地私有制度废除的影响
2024-01-20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红军转战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一伟大壮举的起止点是(       
A.瑞金、延安B.瑞金、会宁C.井冈山、吴起镇D.井冈山、会宁
9 . 秦朝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文帝、景帝治理却打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年代“文景之治”,东汉又因为土地兼并导致黄巾起义引发军阀割据。问历史事件之间的启示是(     
A.历史成败决定历史解释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历史就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轮回D.皇帝的好坏是王朝兴衰的关键
2024-01-12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双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鸟纹——对太阳的崇拜,从史前开始出现,太阳的象征三足鸟纹(三足乌)屡屡出现在汉墓壁画、画像石等之上。新石器时代有了蛙纹崇拜,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添加了桂树、嫦娥、玉兔捣药等等,但“蛙—蟾蜍”作为月亮形象的核心这一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下图所示为唐代的月宫故事铜镜。材料可用于说明(       

唐代的月宫故事铜镜

A.文化汇融催生国家文明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的传承性特点D.古代中国的区域联系日趋频繁
2024-01-05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