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3 道试题
1 . 考古工作者在河套地区的汉代朔方郡附近墓葬中发现了中原汉墓中常见的陶制猪圈、鸡舍、配有辘护和小水斗的水井和博山炉等;对人骨的稳定同位素测试反映出当地的粮食种植种类以粟和黍为主。上述考古发现可以支持的论题是(     
A.“农耕文明的拓展”B.“民族融合的初现”
C.“南北物种的交流”D.“区域经济的协同”
2023-10-11更新 | 353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雍正朝开辟贵州东南苗疆后,当地人开始以汉族“六礼”的程序来实现婚姻的缔结,且逐渐形成“文字凭据”的观念。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的代理人,积极参与人们婚姻的缔结与变动,婚姻监督与监管权从亲属向政府地方代理人转换。这一现象表明(     
A.朝廷重视改土归流成效B.政府行为推动民族融合
C.国家权力渗入边疆治理D.儒家思想强化婚姻观念
2023-10-03更新 | 489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考古工作者曾经多次在周原(周人早期活动的根据地,今陕西西部) 作过调查发掘,不仅发现了大型的宫殿基址、贮藏大量青铜器的窖穴,还发现了近三百片刻字的甲骨,有的记载祭祀商王的情况,有的记下楚、蜀、巢等地名。据此可以了解(     
A.周人早年与商以及其他方国的关系B.西周时期甲骨文和金文的发展情况
C.中华文明起源具有的多元一体特征D.贫富分化开始产生和青铜工艺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元史》统计,1260~1263年的中书执政官共16人,其中汉人7人,蒙古5人,回回1人,畏兀儿1人,契丹1人,女真1人。这一现象反映元朝统治者(     
A.忽视“四等人制”的贯彻B.积极推进民族交融
C.注重对各族上层的笼络D.削弱中书省的权力
5 . 早商时期,商朝统治中心位于今河南郑州和偃师一带,其东部影响止于鲁豫皖交界地区。中商时期,商朝的实力达到顶峰:西至陕西周原、商洛……东至渤海南岸、连云港海岸以及淮河下游的盐城一带。这体现了商代(     
A.势力东扩的显著特征B.受到外敌入侵被迫东迁
C.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D.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加快
2023-09-29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起,儒学教育在贵州勃然兴起,在朝廷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之下,一大批官学、书院、社学陆续出现。在县学方面,最早建立县学的是荔波县学,后又有婺川、永从、印江、新贵、天柱等县建立县学。贵州儒学教育的兴起(       
A.体现了朝廷施政的重心转变B.有利于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
C.得益于心学的主流地位确立D.根源于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与前代不同,宋代虽也有“奴婢”,但是被雇佣的,宋人曾言“今世所云奴婢,一概本出良家”。宋代对贩卖人口的惩处极为严厉,拐卖人口者会被处以绞刑,买方也要从重惩处。由此可知宋代(       
A.实现了社会平等B.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社会关系契约化D.士族豪门地位下降
8 . 汉文帝时期采纳贾谊“众建诸侯”的建议,分割王国;汉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的建议,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叛乱后,继续推行“众建诸侯”策略,并且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这折射出(       
A.分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B.汉初王国问题的严重性
C.汉承秦制原则遭到破坏D.儒家思想有利于大一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江南制造局的造炮厂、造枪厂、造弹厂等重要工厂,厂长均由外国人担任。军工产品“以剿内寇尚属可用,以御外患,实未敢信”。德人日意格把持船政局期间,“督造苟简,且故意将火药舱与机器船相连”,稍遇炮火,全船顿毁。这说明,当时(       
A.早期现代化陷入停滞B.洋务企业管理弊端丛生
C.洋务派受到列强排挤D.西方科技尚未得到认可
2023-09-28更新 | 424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隋唐时期则实行了科举制。两种制度的创立都(     
A.加强了中央集权B.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C.强化了儒学独尊D.使人们的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