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959—1960年我国人口流动的相关信息。这一时期的移民有助于(     
迁入地人数(万)目的
东北38.8支边
甘肃18.7垦荒
云南2.3屯垦戍边
A.改善国家工业布局B.开发边疆巩固国防
C.促进国民经济调整D.支援三线建设开展
2024-03-20更新 | 33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海安市实验中学、句容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先秦时期有“削木为鐻”(鐻,支撑钟的木制结构)的故事,描述了匠人从“斋以静心”到选材再到完成的制鐻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达到去功利、去智巧、去我的地步,然后才能入山林、观天性,“鐻成,见者惊犹鬼神”。该故事(     
A.反映了佛家的心外无物B.映射了尊法敬天的社会理念
C.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D.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人本精神
3 . 20世纪初创刊于北京的《启蒙画报》,创造了很多或长或短的歌谣,再配上或精或粗图像,以吸引少年儿童的阅读,当时中国还有不少类似的画报。图为其中的一幅--《渔儿乐》。这表明当时中国知识界(     
渔儿乐
……
我披我蓑荡我桨,钓鱼要钓别处鱼,撒网不撒自家网。小儿摇小舟,摇到天下五大洲,大鱼小鱼一齐到,那个鱼儿不上钩。

A.初步意识到海洋开发的重要性B.极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C.注重开启童智以促进民族复兴D.开始加大寓教于乐力度
4 . 2013年,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的新思路,这使我国外交主基调由此前的“韬光养晦”调整为“奋发有为”。这一调整(     
A.使周边外交成外交中心B.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宗旨
C.反映了外交自信的增强D.推动了世界反霸权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艺术形象源自印度,早期洞窟(如北凉275窟等)中的“飞天”,头戴印度五珠宝冠,上体半裸,大多双脚上翘,作飞舞状,姿势显得笨拙;盛唐的“飞天”具有奋发向上、轻盈潇洒、千姿百态、自由奔放的飞动之美。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实力影响文化传播B.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C.唐朝开放包容民族政策D.东西文明双向交流频繁
6 . 东晋名士桓伊虽出身累世为官的门阀士族,但他为人谦素,文武双全,淝水之战后,因军功封侯,为政宽恤,安抚士民、“百姓赖焉”,后卒于任上,谥号烈。他还是著名的音乐家,善吹笛,号称“江左第一”,有“笛圣”之称,相传著名琴曲《梅花三弄》就是根据他的笛谱而改编。据此可知(     
A.桓伊凭借才艺扬名于世B.依靠淝水之战成就桓伊
C.应注重人物的阶级属性D.评价人物应有开放思维
2023-10-06更新 | 31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届高三10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7 . 《卿云歌》表达了上古先民对美德的崇尚和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1921年,国务会议将该诗歌确定为国歌。时人对此歌评论:“古曲文章是不行的!”“国歌应强调竞争存亡,《卿云歌》过于‘中正平和’。”这反映出(     
A.民众文化素养普遍提高B.传统文化丧失生命力
C.时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D.国民革命的风起云涌
8 .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90%以上的青铜皆产于楚国,水产、皮革等产品也是楚国输往中原的主要物资,中原输往楚国的物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如齐鲁的食盐等,楚国和中原诸国商人不顾“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来往贩运。据此可知,当时(     
A.地理物产差异影响商贸水平B.争霸战争推动了地区经济交往
C.区域联系加强利于社会发展D.社会分工导致长途贩运的兴盛
9 . 下表所示为徐继畬所著两本著作中关于澳大利亚的部分描述。这可用来说明(       

《瀛环考略》《1843年》

“澳大利亚之广莫,甲于东南洋诸岛,英夷虽夺得,而视之亦不甚重,盖地虽广而荒旷未辟,物产无多……市舶无利可贪,罕有至者,则亦费经营而已”

《瀛环志略》《1848年》

“(澳大利亚)地之广莫,为东南洋诸岛之冠。野番兽处,亘古昏蒙。西班牙……忽见北土,以为搜奇天外,而不知地球圈转,已至亚细亚之东南洋也。荷、佛为鹬蚌之争,旋以穷荒弃之。英吉利惜其广土,极意经营。欲收效于百年之后,亦可谓好勤选略哉”
A.国人对世界认识具有渐进性B.天朝上国观念遭到摒弃
C.“中体西用”思想的逐渐成熟D.近代外交意识开始萌发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3世纪之后,欧洲和中国的关系在中断了至少4个世纪后又得以恢复。传教士、商人和文学作家,通过自己的笔触,将一个地大物博、人民富庶的中国形象带入黑暗的中世纪欧洲。17-18世纪哲学家们从各种资料中构建理想的中国形象,中国的道德哲学要远超欧洲,莱布尼茨还塑造了康熙皇帝这个“德统天下、内圣外王”的理想中国君主的形象。

——摘编自赵风玲《西方中国形象演变的历史图景》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旅欧游记者带着学生的心态去欧洲,对欧洲产生或多或少地狂热情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梁启超等人到西欧考察,面对满目疮痍的战后景象,却仍然对西欧各国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30年代以后,西欧的乌托邦形象衰落,代之以苏联乌托邦形象的逐步生成。二战后,战争中旅居英国的萧乾在战后到中立国瑞士旅行,迫切希望找出瑞士和平、安定的原因。中央日报驻伦敦的特派员徐钟珮则写了《外国不是天堂》等通讯文章。

——摘编自安然《1912-1949年中国旅游游记中的欧洲形象》

(1)归纳材料一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动因。
(2)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中国游记中对“欧洲形象”认知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这一时期国人关注、记述欧洲的时代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