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各阶段人才流经战国七雄人次(单位:人)

            排序

阶段

1

2

3

4

5

6

7

流动总数

前期

魏7

齐6

赵5

秦5

韩4

楚3

燕0

30

中期

秦24

魏22

齐15

楚14

赵10

燕7

韩4

96

后期

秦17

赵15

魏5

燕5

楚3

齐2

韩1

48

(注:统计样本为国籍相对明确的战国人才,表中诸侯国后的数字为流入人数)
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华夷观念淡薄B.政治人才流动最频繁
C.侧面反映一国综合国力D.百家争鸣的政治反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周代亲属制度中,兄弟行辈长幼排序常称:伯、仲、叔、季。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白虎通义·姓名》中说只有嫡长子才能称伯,例如伯禽。庶长子只能称孟,例如鲁国的大夫孟氏。这(     
A.优化了血缘政治B.体现了宗法观念C.减少了家族纷争D.规范了等级秩序
2024-03-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省级联测考试(四)历史试题
3 .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时,《海国沿革图》各图均有古今地名对照,排序上先世界后中国;《地球正背面图》和世界各大洲分国地图排序上,先是东西两个半球图,然后是各大洲图,最后是各分国。这说明魏源(     
A.意在“师夷长技”B.突破了传统世界观念
C.最早开眼看世界D.世界地理知识的丰富
4 . 阅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汤(商王)名天乙。见于《世本》及《荀子·成相》篇。而《史记》仍之。卜辞有大乙,无天乙,罗参事谓天乙为大乙之讹。观于大戊。卜辞亦作天戊。卜辞之大邑商,《周书·多士》作天邑商。盖天、大二字形近,故互讹也。且商初叶诸帝,如大丁,如大甲,如大庚。却大戊。皆冠以大字,则汤自当称大乙。

——摘自王国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材料二   司马迁《史记》中列传的最初排序是《伯夷列传》《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开元二十三年奉皇帝的旨意,将“老子、庄子”一篇升为列传之首。放在伯夷之前。清代钱曾《读书敏求记》记载:“唐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三年敕升於《史记》列传之首,处伯夷上,于昔藏宋刻《史记》有四,而开元本亦其一为。”

——摘编自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

材料三   西人言富国学者,以农矿工商分为四门。农者地面之物也;矿者地中之物也:工者取地面地中之物而制成致用也;商者以制成致用之物流通于天下也。四者相需,缺一不可。与《史记》之言,若合符节。

——摘自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1)根据材料一,简析王国维认为商汤当称“大乙”而非“天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修改《史记》中列传择序的目的。
(3)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研究《史记》的特点,并概述影响学者研究《史记》的因素。
5 . 目录是一本著作浓缩的精华,目录研读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前二个目录中的其中四章,对此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模仿苏联模式(1949—1957)与寻求中国道路(1958—1965)
一边倒:毛泽东和斯大林
百花运动
万隆方针
大跃进的经济策略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③④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421年,朱棣将都城从应天(南京)迁到北京,给予南京留都名义,并保留南京的六部等权力机构,但六部的排序不同于传统的次序,最为显著的变化是户部排序位次得到提升。据此可知,南京权力机构的存在(     
A.造成了明朝分裂B.适应了统治需要
C.形成了冗官现象D.加重了财政负担

7 .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各民族迁徙汇聚、冲突交融的历史。正是在这种交流互补中,中华文明的内涵更加多元丰富。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将图片所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互动的史事,按朝代排序。(填字母)

2.图片C所示孝文帝大力推动民族交融。自他之后,北魏皇帝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等。这当与文帝改革中哪一措施有关(     
A.用汉语B.采汉姓
C.学习汉族礼法D.与汉族贵族联姻
3.图D所示为西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西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双选)(     
A.从构字特点看西夏文字脱胎于汉字B.该货币或能见证西夏的商业规模
C.从形制特点看西夏货币取法于中原D.该货币或是海上丝路兴盛的产物
4.若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治理”这一主题,较为适切的史料当选图____与图______。(选字母)
5.“历史”的本质是基于材料与视角的解释。就上述材料,如转换历史视角,可重新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20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以助推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为目标,学界加大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众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依据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下列研究主题排序正确的是(     
①敌后作战组织实施与实际效果
②解放城市及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③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走出危机
④捍卫国家安全与出兵决策研究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023-03-31更新 | 35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的形成

中国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

(1)据所学知识,按照朝代先后顺序为上述疆域图进行排序。(填写数字)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2)将下列地图所代表的朝代与其民族融合的史实相匹配。(填字母)
地图1代表朝代(          )          A平定六国、南抚夷越、北击匈奴
地图2代表朝代(          )          B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回回
地图3代表朝代(          )            C设西域都护府
地图4代表朝代(          )             D以法律形式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3)请将地图所代表的朝代与下列国家治理措施与相匹配。(填字母)
A创巡视监察制度                            B“书同文字”                    C设五经博士                  D奏折制度
E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F设宣政院            G建立驿站、急递铺             H“改土归流”
朝代国家治理措施朝代国家治理措施
地图1代表朝代地图3代表朝代
地图2代表朝代地图4代表朝代
(4)依据上述所有材料,你认为“中国”的形成具有哪些特点?
2023-01-16更新 | 0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以下出自中华典籍的言论,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③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
7日内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