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东北是个极其重要的区域……现在我们这样一点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得相当分散,各个山头、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没有工业,有灭亡的危险。……如果我们有了一大块整个的根据地,包括东北在内,就全国范围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基础,有了坚固的基础。”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总路线B.宣示工作重心发生重要转移
C.重视区域对革命全局的影响D.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方案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山西平遥规模最大的钱庄协同庆票号创立于咸丰六年(1856年),分庄遍布全国,多达33个。下表为民国二年(1913年)协同庆的主要存放款统计表(单位:两),据此可知(     

分庄

总号
平遥长沙汉口成都重庆西安三原凉州兰州


存款742724170324256451227448326218027487491887359895
放款12539741050181680325435215850187543720895598986217
A.信义为本促进经营迅速扩展B.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齐头并进
C.西南西北地区获得发展机遇D.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1872年詹天佑出国留学前,家人和政府签订具结书(保证书)的内容。这反映出(     

具结书

兹有子天佑情愿赴宪局带往花旗国(美国)建业,学习机艺,回来之日,听从中国派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

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

曾祖文贤,祖世鸾,父兴洪

A.民众对留学教育已趋之若鹜B.中体西用观念影响对外交流
C.政府主导学堂选官制度变革D.近代化教育由此拉开了大幕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轼《赤壁赋》有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文中的“壬戌”年即1082年,宋朝经历的重大史事是(     
A.熙丰变法B.绍兴和议C.庆历新政D.靖康之变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以下为唐朝天宝(742-756)至大历(766-779)年间某地户籍资料所见民户受田情况统计表(数量单位:亩),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合计

应受

已受

未受

永业田

口分田

园宅地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61户

8469

2886

5584

1720

1524

196

6610

1298

5312

118

44

74

已受或未受数与应受数之比(%)

-

33.8

66.2

-

88.6

11.4

-

19.6

80.4

-

37

63

A.政府弱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赋税征收主要依据田亩多寡
C.土地兼并之风得到有效遏制D.赋税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为避强秦而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据考古发现,与安徽淮南武王墩大墓风格相似的楚文化土坑竖穴墓和陶俑、器物出现在苏南、浙江一带,代替了本地吴越文化的土墩墓和印文硬陶、原始瓷器。这表明(     
A.淮南武王墩大墓墓主就是楚考烈王
B.楚国势力发展到与秦国相匹敌程度
C.苏南、浙江文化与楚文化完全一致
D.楚国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产生影响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刘少奇提出,未来国家的“整个国民经济,包含着自然经济、小生产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半社会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国民经济的总体就叫作新民主主义经济”。由此可知,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是(     
A.以国营经济为主导B.废除土地私有制度
C.消灭资本主义经济D.实行公私合营政策
7日内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红山文化出土的一种非日常实用性陶器无底筒形器,基本形状和样式较为统一。有学者认为其与宗教活动或丧葬仪式有密切关系,是祭祀中将天、地、人联通在一起的重要媒介。也有学者结合古代文献以及世界民族志的材料,推定其为乐器陶鼓。这种非日常实用性陶器的出现说明红山文化时期(       
A.贫富分化日益明显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社会分工趋向复杂D.原始农耕生产较发达
7日内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中国古代社会,湛运起到过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漕运始终是京城安定和政权机关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如表为清代不同时期政府对每只漕船除运载漕粮外准许附带“土宜”(货物)的数量规定,据此可知清代(     
不同时期政府准许附带“土岩”限额
时间规定限额
康熙二十二年每只澄船除运载潜粮五百石外,许附物“土宜”六十石
雍正八年每船可附带“土宜”一百二十六石
嘉庆年间导船可滑带“土宜”一百五十石
A.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解体B.社会商业气氛渐趋浓厚
C.中央集权体制面临挑战D.工商皆本观念逐渐流行
10 . 如表为晚清时期山西、河南、陕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七省各州县农作物收成分组统计表(单位:州、县个数),据此可知(     
季节年代夏季秋季
不满六成六成以上七成
以上
八成
以上
不满六成六成以上七成以上八成以上
18402213122314862139233153
1860941211198273809669
18801721651464120015517360
191030612388142801158836
总计594540676285615489690318
A.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C.农民农业收入持续减少D.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