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2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05次组卷 | 461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宝坻区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3 .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B.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2023-10-23更新 | 42次组卷 | 6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北重五中2018-2019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能直观反映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A.B.C.D.
5 . 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这件事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6 . 《商君书·垦令》中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由此可以看出商鞅意图(     
A.加大赋税征收以增加国家收入B.分化社会阶层以稳定统治秩序
C.抑制工商业以促进农业的发展D.增强农商竞争以推动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融合
B.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认可,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北方游牧民族转向衣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进程加快
2023-04-19更新 | 91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316次组卷 | 288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2022-07-16更新 | 428次组卷 | 62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
B.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
C.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巩固
D.汉、蒙两族的民族融合进程大为加快
2022-06-01更新 | 284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