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之相符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020-11-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卢梭


(2)材料二反映了卢梭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材料四:1924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材料三表明孙中山的思想有何新发展?这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材料五: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依据材料五,列举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2020-08-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 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一一《权利法案》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第一条   第一款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   第一款   合众国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三项制度。
(2)材料二是哪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 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指出该宪法对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如何规定的?体现了什么原则?
(4)上述引文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在中国历史上什么地位?
(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次会议制定的? 它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6)通过以上内容,指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
2020-08-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鹳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联系材料与所学,请您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
2019-01-30更新 | 1901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既存在许多挫折,又有不少机遇。有人用下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F1可能是哪些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