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抗日战争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关于日本投降的报道篇目多、关注点全、立场鲜明,有较高的史料价值。1945815日,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将发动战争的动机归为“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新华日报》从中读出日本军国主义“徐图再起”的阴谋,遂在823日的社论《再论处置日本》中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对人民的一再“欺骗”和“压迫”。日本投降过程中,《新华日报》在不同主题的社论中,总不忘提醒民众警惕国民党反动派“假反攻之名,行内战之实”,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延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和平民主建国贡献力量。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座城市投下原子弹,大大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当时的国内外舆论,把原子弹吹得神乎其神,《新华日报》独排众议,发表时评《从原子弹所想起的》,文章写道:“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生活的幸福而服务的科学,应用在如此猛烈的破坏和杀伤性的武器,我们相信全人类——特别是全世界献身科学的学者们,一定会有很深刻的感慨的。”

——摘编自金亦炜《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关于日本投降报道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华日报》的基本立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华日报》上述报道的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黄河下游堤防失修,决口频繁。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遍历河干,广咨博询,求贤才之硕画,访谙练之老成”。他主张从全局出发,将黄河、淮河、运河三者进行综合治理,并指出:“用水刷沙,虽为治河不易之策,然河身淤土有新旧之不同……五年以前之久淤……冲刷甚难,故必须设法疏浚也。”主要措施是坚筑堤防、蓄清刷浑、河运分离。由于治河经费紧缺,靳辅预支数个省份康熙二十年正税的十分之一、并允诺“以淮扬水涸之后溜出田地的屯田收入及商船货物缴纳的商税补还”。经治理,黄河安澜十余年,之后又连年决溢。

——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材料二   清末民初以来,原有黄河治理体系逐渐解体,黄河水患频发。1913年,濮阳双合岭决口,当时北京政府着力进攻南方革命力量,无暇顾及,导致灾情不断扩大,拖延两年才完全堵复。1921年,《大公报》报道:“黄河上下游近来迭次决口,被水区域益形扩大,加以款项支绌,河工经费不能尽力筹拔,因之河防设施多有未周。”193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李仪祉提出了黄河治本思想,强调黄河治理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与航运、水电、灌溉兼顾,还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在黄河治理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治河策略。但由于主管机关职权不定,治理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摘编自苏全有等《民国时期黄河治理成效不佳的历史反思》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考察黄河并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99年,江泽民强调黄河治理开发应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9年,习近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黄河流域的治理开发步入新征途。

——摘编自邓生菊等《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治理开发及其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靳辅治理黄河的特点并予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时期黄河治理成效不佳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黄河治理中得到的启示。
2024-04-10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024-04-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观察中国》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实现“民治”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情况?它对政治建设有何危害?
(3)结合材料和国情分析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的启示?
2024-04-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计然,春秋末年倡导贸易理论的著名人物,他认为农业年成的好坏跟岁星运行一样有规律,每十二年中,六年是丰年、六年是荒年,其中一年是大饥荒在经济理论上,计然认为,对天时变化的规律能够做出判断,就必须遵循。能够依据客观规律对商情做出判断,就该预作储备。他主张当某些物资货源充足而价格便宜时,预先大量储备,待市场上货源匮乏而价格上涨时抛售。他说“早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这种“待乏”的贸易原则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有利的。他还相应制定了一些套经商方法:储藏的货物须妥为保藏勿使损坏,叫做“务完物”;收购和出售商品必须掌握适当时机,不能错过机会;商品和资金都必须周转迅速,计然还主张各国设立官市干预经济。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计然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计然的思想。
2024-04-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单位:家)

江苏(含上海)直隶(含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奉天湖北陕西黑龙江广西甘肃其他省
1554542333120191933110

——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4-04-03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海南岛与大陆北隔琼州海峡,海峡宽1127海里。1950年国民党海南守军为薛岳部,计陆军5个军,海军舰船约50艘,空军飞机约45架,总兵力约10万人。人民解放军10万余人,及岛上以五指山为中心的琼崖纵队1.5万人,由四野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指挥。3月渡海作战兵团先以小部队利用夜暗及有利的风向、潮汐分批登陆成功,加强了岛上的策应力量;4月进行大规模出击,350只木帆船分两路从正面强渡海峡,重创国民党军第62、第32军等部。薛岳乘飞机逃往台湾。解放军23日占领海口,第2梯队于24日凌晨顺利登陆;51日,海南岛全部解放。此役,国民党军被歼3.3万余人,人民解放军抓住了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历史机遇,开创了陆军乘木帆船大规模渡海作战、摧毁敌立体防御的先例,为解放沿海岛屿作战提供了经验。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军发动海南岛登陆战役面临的困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南岛登陆战役胜利的原因。
2024-03-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思巴(12351280),生于吐蕃贵族之家,跟从伯父高僧萨班学习,精通藏传佛教经典八思巴是尊称,意为“圣者”。窝阔台汗时,蒙古军进入吐蕃引起震动。1244年,八思巴跟随萨班北上凉州会盟,吐蕃各僧俗首领表示归顺。1251年,萨班去世。八思巴继为藏传佛教萨斯迦派首领。1253年,在六盘山谒见忽必烈,备受崇敬。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帝位,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让他统领天下释教。至元元年(1264),立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管辖全国释教和吐蕃僧俗政务,以国师领之。至元六年,八思巴创制成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的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颁行。八思巴升号为帝师、大宝法王,元世祖把吐蕃十三万户指定为其供养地。十一年,八思巴祝贺元军攻克南宋诸城,劝戒行善止杀。八思巴著有《彰所知论》等著作。

——摘编自《中国历史大辞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八思巴的历史功绩。
2024-03-1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放战争爆发前后,英国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英国避免卷入国共内战,军事上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规模有限的合作,并尝试与中共各层级领导人进行接触。中共方面愿意与英国建立联系,并将美英区别对待。1948年底,随着三大战役的进行,英国正式确立“一只脚踏入”的对华政策。渡江战役后,英国议会各党派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政权将予以事实承认的共识。1949628日,《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中国共产党向外界表明,新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愿与世界各国在平等的前提下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不会在短时间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

······英国进一步明晰,中国“一边倒”政策也不意味着中国会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考虑在适当时刻承认新中国。19491014日,广州的解放,解放军兵临香港,这使得英国意识到应加快承认新中国的步伐。毛泽东对苏联的访问一定程度上促使英国在19501月承认新中国,同时推动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国民党当局最终没能阻止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至此英国与国民党当局的关系基本走向破裂。之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瑞典、瑞士、挪威、丹麦等资本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得以稳定。到1970年代双方抓住机遇,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摘编自郭元博《1949年前后英国对中国共产党政策变化与国民党当局应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前后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对华政策变化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英两国关系的变化。
2024-03-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应星(1587-1666),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的狄德罗”,他生于文风极盛的南昌府,出生时,家族日益没落,自幼接近农业生产和群众。他聪颖好学,学业成绩之佳为师长所惊奇,青年时代已熟读经史及百家书,又能独立思考。同时,他对自然科学及技术很有兴趣。《天工开物》是宋应星主要代表作,所叙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三十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这部著作注重理论阐述,不单是技术描述,它的编次先后顺序是将农业置于首,其次是有关工业,而以珠玉殿后,17世纪,此书传入日本,刺激了“开物之学”在日本的兴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取得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应星治学的特点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