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155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强化卷)
2 .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签订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1840一1842年英国《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1894一1895年日本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一1901年德国等8 国《辛丑条约》

材料二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古称西域,早在先秦时期就同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随着秦、汉两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多民族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脉,新疆地区始终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下发展。


(1)填写材料一中表格空缺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从古代到近代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024-02-2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认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者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入三十县。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什么历史史实?
(2)材料二、三中涉及了商鞅变法的哪些经济措施?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商鞅变法的这些经济措施。
(4)商鞅变法所涉及到的领域不光在经济方面,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并写出影响。
2024-01-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封有功的衡山王吴芮为长沙国王,辖地长沙郡城。汉武帝统一南越后,设置荆州刺史,辖治境域包括今岳阳、益阳、常德、郴州、永州、衡阳等。东汉光武帝时,不再封王国于湖南,改长沙王国为郡。东汉通过长沙郡、桂阳郡(今湖南郴州)等地方行政机构,推行中央政令和传播汉文化;湖南铁工具的使用比西汉广泛,制瓷业和商业贸易都有所发展;桂阳郡先后有六任太守积极推广教化,禁止不符合儒家礼教并妨害国计民生的种种淫祀,兴办学校,推广教育,发展地方文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治理湖南地区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024-01-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些限制和束缚,有的是受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所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技术上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对土地制度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说明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束缚古代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汉、唐、宋有干与朝政之奄宦,无奉行奄宦之朝政。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他无不皆然。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明朝前期为加强君权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消极影响。
2023-12-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二:(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2023-12-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后期的各大诸侯国中,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以原秦国的制度为基础,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行之于全国。这套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史称“废封建,置郡县”。秦始皇的这一变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具有革命性质。这套新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1)根据材料,分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建立郡县制“具有革命性质”。
2023-12-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和价值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凝聚和锤炼出的浩然正气,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总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正是转移到嘉兴南湖“红船”上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中共一大最终完成了全部重要议程,中国共产党才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革命的航船才在新的起点扬帆启航。而“红船”在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涵之后,就成了一个有着特殊寓意和政治意涵的象征性的政治符号。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

——高凡夫《“红船精神”提出的考察与认识》

材料二   井冈山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生动体现。历史证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政治发展很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农业大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么走?在共产党的导师著作里没有现成答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国情出发,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郭亚丁《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材料三   长征跨越了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斗,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4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价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除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白云涛《长征精神与长征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并阐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人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困难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道路。
(3)据材料三,归纳红军长征所面临的困难。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如下图,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所示中原王朝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其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分别采取了哪些方式?

材料一如下图为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形势困



(2)阅读材料二完成填空;分析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受到了哪些威胁,并用史实举例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前期边疆治理措施的意义。

材料二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2023-12-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