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开放、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1)请列举材料一中“唐初诸帝时代”两个盛世的名称。材料一中“中……威力远被”,请写出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影响日本的任意两个个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唐太宗盛赞的是哪一-制度?材料三中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请列举一个他统治时期与西南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2023-09-17更新 | 260次组卷 | 4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以及这一制度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2023-06-04更新 | 72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二是官僚的选拔问题。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秦、汉、唐统治者为解决中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为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隋朝统治者有何创新。并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022-06-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均选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


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和图三的信息(每图至少提取两则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2-06-2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1)据材料一,指出在专制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什么主要矛盾?据此,明太祖在政治体制上有何改革?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为了削弱相权实行了什么措施?有什么特点?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4)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摘编自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朱子把儒家的伦理纲常提升为本体的“理",又认为“理"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所以对个体来说认真地体认外在事物之理,把外在的理内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才是修养的重要任务。陆九渊则强调道德修养在于对本心的涵养,而不在于向外考察。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摘编自《宋明理学的兴起及其内部两种思路的异同》

材料三   “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摘编自[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道德修养的两种途径。
(3)有学者指出,明末儒学呈现了“继往开来”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说明这一特点的表现。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宋史》卷二八四

材料二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北宋政府存在着什么严峻的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3)依据材料三、四,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022-04-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国君之姓地理位置
今山西
今河南北部
今山东南部
今山东北部
今河南南部
今北京一带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之国五十三

——《荀子》

秦汉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制度架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夏、商、周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材料四: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五:汉初郡国并行制最大的弊病就是诸侯国不可避免地要与中央皇权产生矛盾,并对皇权和国家统一构成威胁。汉文帝接受贾谊的《治安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采取了诸如将齐国一分为七、把淮南国一分为三的措施。汉景帝又接受晁错的建议“削藩”,用战争方式平息了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的叛乱。

——《读史笔记》


请回答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归纳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材料三和材料四认为秦朝短暂而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汉初“郡国并行”所引发的最大弊端是什么?汉文帝与汉景帝试图用什么方法解决之?最终汉武帝如何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地。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2022-04-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