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

——据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总统成,皇帝灭,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新教育兴,旧教育灭,弓矢灭;新礼服兴;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阴历灭;鞠躬礼兴

——据1912年3月5日《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4-01-03更新 | 88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如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从初期的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3)根据材料三,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356年,商鞅自魏国入秦,经过景监引见,与秦孝公数次会面后,提出了德治已不能治理天下,君主应 “缘法而治”的主张,深得孝公赏识,被任命为左庶长,在秦国开展变法。商鞅重刑轻德,实质是抛弃“仁德”外衣,用“刑法”手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其“法治”包含“法、信、权”有机结合的法治理论和治理模式。“法”即“国君立法分明守法严苛、官吏解释法律”;“信”即“令出必行的公信力,赏罚分明民众信任,君臣共信不失其议”;“权”即国君权势,是推行法治的前提。商鞅极力推崇重刑,“轻罪重刑、刑重必得、不赦不宥”,禁奸于未萌;其重刑主义带有明显“以刑去刑”维护君主集权统治的功利性,其司法实践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等级 特权。民愚则易治,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偏激弃绝传统文化,为推行法治创造了有效的法治文化。

——摘编自《商鞅变法的法律文化解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推行法治思想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以法治国的思想。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根据史料一、史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进步作用。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如何理解史料三的观点?
2023-06-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1949921日召开的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1949101日,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政府面临着多种威胁政权的问题。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人民解放军仍在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东北边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农村绝大多数农民仍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城市中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为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应对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名称,该会议所通过的重要文件是什么?该文件具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7 . 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廷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廷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
2022-10-22更新 | 579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政府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丝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类钞稗》记载“(帐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3)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新兴经济因素发展迟滞的原因有哪些?
2022-08-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五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材料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并分析产生哪些影响?
2022-08-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随着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与相互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市场也在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起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三   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时间发明者国家发明成果
1782瓦特英国改进蒸汽机
1825史蒂芬孙英国蒸汽机试车成功
1866西门子德国发电机
1876贝尔美国电话机
1882爱迪生美国纽约市珍珠发电厂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作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对外交往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概括指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有何不同,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022-08-02更新 | 106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