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夏衍1949年前的简历。

190010月,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专业。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5年底,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担任国民党驻日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9年,组织上海艺术社,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电影剧本《狂流》等4部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1937年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到重庆,辗转开展救亡运动。

1944年后,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根据自陈坚、陈奇佳《夏衍传》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夏衍的道路选择”写一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3更新 | 11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礼记·中庸》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自古一统之世,车必同轨,书必同文,行必同伦。今则器用各有宜,不必同轨也;文字各有制,不必同文也;国土各有俗,不必同伦也。车不同轨,书不同文,行不同伦,而一统之大,未有如今日。

——《全元文》第14册《卷477·吴澄五》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贯通,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24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时期邮票主图内容
1949—1956年地点和建筑:天安门、政协会场、长城、卢沟桥、平型关、重型机器厂、东北自动化发电厂、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大渡河钢索吊桥。
政治标志:政协会徽、五星红旗、苏联国旗、锤子、镰刀、齿轮、和平鸽、中国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徽。
1956—
1966年
地点和建筑:自制汽车厂房、井冈山、武汉长江大桥、人民纪念碑、遵义会议会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延安宝塔山、天安门、万隆会议会址。
政治标志:和平鸽、五角星、《共产党宣言》、橄榄枝、国徽、苏联国旗、匈牙利国旗、捷克斯洛伐克国旗、朝鲜国旗、越南国旗、蒙古国旗、古巴国旗、阿尔巴尼亚国旗及地图。
1966—
1978年
地点和建筑:人民大会堂、北京铁路车站、军事博物馆、延安、中共一大会址、延安宝塔山、人民英雄纪念碑、遵义会议会址、红旗渠、长城、毛主席旧居。
政治标志:五星红旗、国徽、《毛主席语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古巴国旗、越南地图、阿尔巴尼亚国旗、阿尔及利亚地图、中国地图、巴黎公社旗帜。
1978—
2019年
地点和建筑:长城、延安宝塔山、毛主席纪念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湖北军政府旧址、遵义会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会址、卢沟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旧址、遵义会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会址、卢沟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
政治标志:国徽、政协会徽、《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葡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书影、国歌乐谱、《国际歌》乐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邮票主图内容提炼一个主题,选取两个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成文)
2024-05-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年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

依据材料和所学,以“时代发展与女性形象变化”的某一侧面,拟定一个主题,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4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9月,二次革命失败
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1月,日本借对德宣战强占青岛
1915年5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10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年底,护国运动爆发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8月,为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约法和国会,孙中山掀起护法运动
1918年1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5月,护法运动失败
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中国交涉山东问题失败。五四运动爆发;9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1921年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1920年8月到1921年初,上海、北京、武汉、日本东京、长沙、济南等地先后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根据部编《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整理

根据材料的大事年表,提取关联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22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良友》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具响力的综合性画报,曾有着“良友遍天下”的美誉。 该画报于 1926年创办于上海,及至1945年停刊,刊行近二十年间出版了 172期,登载漫画多达 614幅。

下列图片是《良友》在1929年第41期刊载的漫画《三时代》(图1)和《世界倒转了》(图中文字为“世界倒转了,所以近代家庭和睦的要诀,在于女司外男司内”)(图2)。

提取材料信息,对漫画塑造的近代女性形象加以阐释。(要求:阐释清楚,论证合理)
2023-11-06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直接冲击下,“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与指向,成为影响至今的话语表述。从该词发端至今,其内涵释义经历了多次再生。

“汉族”指向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之观察》中提到“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
“五族”指向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际提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国族”指向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阐述道:“我说民族就是国族,何以在中国是适当,在外国便不适当呢?因为中国自秦汉而后,都是一个民族造成一个国家”。
“民族”指向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我们对于民族统一纲领的意见》中就明确了“凡是中华民国领土范围内的所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概念的观点。
“宗族”指向1939年,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明确指出,在中国只有一个“中华民族”,“五族”不应称作”民族”,而应称作“宗族”。之所以称“五族”为“民族”,本身就是帝国主义瓦解和分化中国的阴谋。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对其民族观进行解读,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解读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

   

证书内容:男家收执。叁号结婚证书。乾造生于丁酉年三月初三日亥时建生;坤造生于己亥年五月十九日亥时顺生,昆明人氏,贵州省人。县印。主婚人邬陈氏、谢李氏。结婚人邬炳成、谢哲英。证婚人田唐氏。民国八年二月初四日。叁号售价伍角,不准格外取费。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结婚证书中体现的时代气息。
2023-08-17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清朝妇女的流行发式可分为两类:满族女子普遍作“旗头”打扮;汉族女子保存汉族发式。当时社会上的发式呈现出多元的趋势。1920——1930年,女性流行剪短发,短发成为当时主要流行发型。年轻妇女在前额留着“前刘海”。民国时期各大城市女子理短发者尤多。1950——1960年,麻花辫发型是未婚女性的主流发型。最原始的麻花辫发型朴实、简洁、利落,充满阳光与活力。1980——1990年,发式千姿百态,随着日剧《血疑》在中国播出,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头成为当时流行范本。

——摘编自李姿霓《中国妇女发型艺术潮流之探讨》

根据材料,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型特色,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06更新 | 30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人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陈钦也在他的《北洋大时代》中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1-23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