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下表是清政府一段时间税收统计表(单位:万两),其中工商杂税变化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中华民国的成立D.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C.制度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D.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020-06-11更新 | 287次组卷 | 25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2020-05-26更新 | 100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西藏拉萨市10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太守王景在庐江一带教犁耕之法,兴水利,推广蚕织,卫飒、任延等地方官着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江南的落后状况有所改变。汉末,“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中原大乱,民众深受战争的苦难而四散逃离,而此时“江东沃野万里…可以避害”。北人南渡和越汉、蛮汉融合,加之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遂在东吴政权的有力组织下,通过适当减少农民徭役与赋税,禁止恶吏扰民等措施,促使劳动力与土地的迅速结合,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摘编自杨洪贵《试论孙吴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南朝时期,地方官员在江南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宋武帝时期,青州刺史申恬在防御边境的同时,努力劝课农桑,修筑水利工程,使齐地“二三年间,遂皆优实”。梁中大通二年,陈庆之除南北司二洲刺史,“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昌国(郡)初为蛮地,俗不知学。(阮)弥之教之稼啌,兴学校。家有诗书,市无斗器。”地方官还采取措施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化解彼此矛盾,“编户属籍”,“自是商旅流通,安居乐业”。雍州刺史张邵,至襄阳,筑长国,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南朝地方官以廉洁奉公的精神,把安民、富民、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在江南开发的大潮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事迹被史家写史立传、被百家修祠树碑颂念,为后代树立了“循吏”“良吏”的楷模。

——摘编自杨钰侠《南朝地方官对开发江南地区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吴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地方官员开发江南的主要措施和意义。
5 .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抨击封建主义B.抨击中央政府
C.抨击君主无能D.抨击君主专制
6 . 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建设民主政治任务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彻底改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020-01-17更新 | 187次组卷 | 2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清政府放宽民间对办厂的限制
D.新中国对民族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2020-01-13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洋务运动兴起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2020-01-1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库干涸,河水断流,农田龟裂,人畜缺水。为了抗旱救灾,安徽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在这种政策推动下,1979年春,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经营一年后,粮食不仅没有减产,反而获得空前大丰收。1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1970年产量的总和。油料产量超过合作化以来二十多年的总和。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

——摘编自《安徽地方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摘编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

材料三 “今天的西藏,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70年来,西藏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关联度强的高原生物、旅游文化、清洁能源等产业,建成了包含20多个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齐扎拉介绍。“如今,雪域高原换了人间。从和平解放前没有一条公路,到如今铁路、航空、公路四通八达;从仅有一座125千瓦的小水电站,到2018年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33万千瓦:粮食产量由1959年的18.2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04.9万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崭新的西藏正展现在世人面前。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全国前列。2018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477.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9年增长了191倍……有信心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吴英杰展望。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


(1)从材料一中概括安徽省小岗村生产队率先做了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2年前后,为继续“走出一条好路”党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三,如何分析改革开放对西藏经济产生的影响。
10 . 绘画作品能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如图是画家朱宣咸在1956年创作的速写作品《集体农庄喜报代表团》,它主要反映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B.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