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1 . 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1-12-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2 .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这里的“它”是
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 .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一封信中,答复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征求意见时,写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名篇。后来,人们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不朽功绩。据此,“星火燎原”可以对应的是
A.成立中国共产党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12-10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4 . 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北方迁来的大量人口。出现这样的移民高潮是由的那时
A.北方地区人多地少B.江南地区十分富庶
C.北方地区战乱频繁D.江南地区政策优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春秋时期,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材料中“他”是
A.老子B.孔子C.荀子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考古发现,北京人遗址从上至下13层文化堆积中,共有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可见,当时北京人已经
A.学会用火B.制造工具C.栽培作物D.养蚕缫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宋代整个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对于国家财富看法是“财富的来源不在于小农而在于豪强,兼并之家是为国家守财尔”。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宋代
A.实行了二府三司制度B.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田宅无定主”成为常态
2021-12-02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费孝通说“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下列唐朝措施中无法形成材料效果的是
A.册封与和亲B.战争与会盟C.崇佛灭佛D.设立机构管理
2021-12-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经济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两则材料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战国时期的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春秋时期铁器有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已普遍普遍使用铁器,当时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多种铁工具,无论种地、做工,还是妇女纺织缝衣,都离不开铁工具。铁农具有犁、铧、铲、镰、锄等。

——历史学家张岂之

材料二   (东晋时期)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唐]房玄龄《晋书》

材料三   两税法与租庸调不同,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赋税不合理现象。同时,贵族官僚和商人也要按财产纳税,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1)在研究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课题上,材料一中甲和乙史料,谁的史学价值更高?请说明理由。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对土地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税法的主要变化及影响。
2021-12-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