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统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有人这样评价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割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
2021-11-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弛和瓦解,从而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进而为”百家争鸣”的兴起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的主张及目的,并分析其思想对儒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1-11-09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每斗米价
北宋景德四年(1008)20文(淮、蔡)
北宋元祐五年(1090)6-100文(苏、杭)
南宋乾道三年(1167)120-130文(临安府、浙西)

A.人口数量大大增加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商业环境遭到破坏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4 .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三者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品格就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人文是相对于神文和物文来讲的。中国人更注重的是精神生活,而不是受神、物的支配,因此中国文化“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次,人文精神更多地是强调礼乐教化。中国讲究人文教育,而不是武力和权力的压制。......中国的品格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教组成,三者都提倡人要反省自求、提升自我。

---《中国的品格》作者:楼宇烈

(1)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
(2)材料一中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3)材料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6 . 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名人被后世尊称为“圣”,如医圣、书圣、画圣、诗圣,其对应的历史人物依次为
A.孙思邈、王羲之、顾恺之、杜甫B.孙思邈、颜真卿、顾恺之、李白
C.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杜甫D.张仲景、颜真卿、吴道子、李白
2021-10-30更新 | 1027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农村远景图》,该作品

A.再现了农村发展的真实面貌B.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C.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灭六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二是官僚的选拔问题。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概括材料一中反映的秦朝措施?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秦、汉、唐统治者为解决中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为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隋朝统治者有何创新。并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
2021-10-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年代上限很可能是公元前2600年,下限是公元前2300年。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可以推测当时(  )
A.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C.已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D.农业领域使用铁犁牛耕
10 . “劝君少骂秦始皇”

材料: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摘编自贾谊《过秦论》


就材料中作者的观点,给予点评。
2021-10-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