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下图的数据反映了

——摘编 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A.“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B.“大跃进”运动推动了工业高速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D.工业建设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理性
2 . “直到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B.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C.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该经济数据是外国人所统计,所以不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为中国货物进出口额统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这表明我国
年份进出口总额(亿元)出口额(亿元)进口额(亿元)
1978年355167.5187.4
1993年112715284.85986.2
2019年315505172342143162
A.经济布局发生重大变革B.经济结构得以根本改变
C.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实现D.对外经济发展成绩斐然
4 . 下表为依据史料统计出的明朝中后期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此时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
时间(年)1571-15751576-15801581-15851586-15901591-1595
平均每年输入中国
白银(单位千克)

41048

124050

187591

202453

218506

对以上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①表格数据反映的是史实,学者观点属于历史解释
②学者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体现出“全球史”的视野
③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白银输入迅速增长,表明中国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国民政府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对表中反映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进口出口
1930年130975.689484.4
1931年143348.990947.6
1932年104924.749264.1

A.国共内战阻碍经济发展B.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C.东北沦陷影响数据统计D.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7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5次组卷 | 5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8 . 下表为《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这些数据变化反映了
卷数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
1915.9—1918.685633151
1918.7—1921.422412558407
1921.5—1926.793180703978

A.北洋政府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人们对西方民主观念失望
C.知识分子普遍质疑民主观念D.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2022-0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备作业)
9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1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2   中国部分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单位:元)

地区年份
20132014201520162017
北京29175.631102.933802.835415.737425.3
天津20418.722343.024162.526129.327841.4
河北10872.211931.513030.714247.515437.0
山西10118.310863.811729.112682.913664.4
内蒙古14877.716258.117178.518072.318945.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材料3   东、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及比重变化情况(单位:%)

项目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986——1995年平均每年增长18.814.913.3
“七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14.311.210.9
“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23.418.715.8
1985年比重60.327.212.5
1990年比重62.725.411.9
1995年比重66.023.810.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材料4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人民日报》(20161024日)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根据材料2~3,并结合所学,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分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并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1-12-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