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 052 860,口达60545 812,每户平均3. 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

——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

材料二: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
2 .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16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970.6倍,年均增长11.0%。其中,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自此以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据此可知,我国(     
A.产业结构布局日趋合理B.工业强国地位已初步确立
C.综合国力得到不断提升D.工业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2024-03-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精英联赛文综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为1957-1962年我国粮食生产、城镇人口增长的关系数据统计。据此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总人口
(万人)
人口增
长率
(%)
城镇
人口
(万人)
城镇人
口增长
率(%)
职工
人数
(万人)
职工人
数增长
率(%)
粮食
产量
(万吨)
粮食净
收购率(%)
粮食产
量增长
率(%)
人均粮
食产量
(公斤)
粮食进
口量
(万吨)
1957646532.3299498.3231014.171950517.41.19301.6916.68
1958659941.72107217.76519467.492000020.92.54303.0622.35
1959672071.021237115.3952751.561700028—15.00252.950.2
196066207—0.46130735.67596913.161435021.5—15.59216.746.63
1961658590.3812707—2.805171—13.371475017.52.79223.96580.97
1962672952.7011659—8.254321—16.441600016.18.47237.76492.3
A.国民经济调整是职工人数下降的主因B.国家工业化进程受到明显的限制
C.国民经济结构逐渐向合理化方向发展D.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发展同步进行
2024-02-10更新 | 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4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5 . 如表所示为陕甘宁边区1939~1944年牲畜饲养数量统计。这些数据表明当时(     
年份牛(头)驴(头)羊(只)备注
193915089212493511713661944年有骆驼11780头,骡马12万匹,未计入
19401932381250541723037
19412029141370011714205
19422096841699661873120
19432146831694041923163
19442230581808621954756

A.根据地支持了中国持久抗战B.红军突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C.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已确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6 . 如图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逐渐显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试点
2022-08-02更新 | 579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战前后中国近代工厂统计(部分)

业别1913年1920年
工厂数工人数工厂数工人数
纺织工业
食品工业
机械五金工业
印刷文具工业
冶炼工业
公用事业
军械工业
其它
231
105
101
25
8
33
23
9
157150
13700
18450
8460
7532
5640
28500
1151
475
280
252
51
383
243
23
35
358110
43150
25720
11825
61955
15190
28500
2735

——数据来源:《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各地党组织分布图

——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07更新 | 38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1952年新中国有关经济的部分数据统计。据此判断,新中国(     
人均GDP全国城乡人均储蓄存款国家外汇储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收入
119元人民币1.5元人民币1.09亿美元57元人民币445元

(以上数据为1955年币制改革后的人民币单位,数据是采用的国家统计局折算数据)
A.发展重工业是当务之急B.工业化建设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
C.应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D.已经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任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状元700多名,但有明确著录籍贯的只有357名)

——摘编自《中国科举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状元籍贯数据统计问题的认识。
2022-12-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一五”时期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工农业产品19531954195519561957
粮食16683万吨16952183941927519505
棉花117.5万吨106.5万吨151.8万吨144.5万吨164.0万吨
油料385.6万吨430.5万吨482.7万吨508.6万吨419.6万吨
9613万头10712万头8792万头8403万头14590万头
74.5万吨83.4万吨72.0万吨95.2万吨84.4万吨
46.9亿米52.3亿米43.6亿米57.7亿米50.5亿米
原盐357万吨489万吨754万吨494万吨828万吨
食用植
物油
101万吨107万吨117万吨108万吨110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1-24更新 | 29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