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所示为晚清科举制改革大事记。这表明晚清的科举变革
时间大事
1841年两广总督祁贡上《请推广文武科试疏》,提出变革选官制度的建议,未果
1864年李鸿章上奏“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奏折石沉大海
1898年清廷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6月23日,光绪帝发布上谕改试策论;9月,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该建议最终被清廷采纳

A.遵循“唯才是举”准则B.具有显著的激进特征
C.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D.在挫折和磨难中推进
2022-07-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将下列史事发生时间与时间轴上表示年代的数字相匹配(填写数字)。
A.渡江战役胜利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遵义会议召开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E.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发展富强之路。以下是小王同学据此制作的大事年表。

序号重大事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7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
2.请将下列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与上述有关的史事相对应(填写表中的数字)。
A.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B.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   
C.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决策
E.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件大事(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并说明这一主题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
【示例】
所选大事序号:⑦和⑧主题:推进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
说明: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标志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进重要一步,雪洗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2022-08-01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填表题。下表是中国古代、近代大事年表,请完成空白处。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开国君主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安邑
商朝约前1600-前1046年
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镐京周文王姬发
东周770-256洛邑周平王姬宜臼
秦朝221-207咸阳秦始皇嬴政
西汉202-公元8长安                
新朝9-23王莽
东汉25-220洛阳刘秀
西晋265-316年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年建康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年
        420-479年建康宋武帝刘裕
479-502年建康齐高帝萧道成
502-557年建康梁武帝萧衍
557-589年建康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北魏386-534年平城魏道武帝拓跋珪
东魏534-550年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年长安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年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年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年大兴隋文帝杨坚
                  618-907年西安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年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年洛阳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年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年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年周太祖郭威
北宋960-1127年汴京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年临安宋高宗赵构
辽国907-1125年皇都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937-1254年太和城
西夏1032-1227年兴庆府
1115-1234年会宁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开封
                  1271-1368年大都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1644年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36-1912年北京皇太极
中华民国                    南京

2022-09-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摘自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
2022-03-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四十年部分大事表

年份事件年份事件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01加入世贸组织
1979中美建交2002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1980建立经济特区、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2003抗击非典
1982肯定包产到户2006全面取消农业税
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008举办北京奥运会
1990通过浦东开发开放方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2010举办上海世博会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2011庆祝中共成立90周年
1995制定科教兴国战略2012中共十八大召开、提出“中国梦”
1997香港回归20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999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澳门回归2018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


如表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内容节选。从表中任选两个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个事件之间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个事件,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04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四、危机与探索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探索。
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2.在下列条约中,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是(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是(填写字母)。结合材料,归纳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意图。

3.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什么转变?
4.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要求史论结合。
2022-06-2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美援朝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50625朝鲜人民军进攻韩国,朝鲜内战爆发
1950627美国第七靓队驶进台湾海峡,军事介入台湾海峡
195077日节37可不的美国到集15国,组成由美国指挥的所谓“联合国军”
1950915“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1950930韩国军队越过“三八践”
1950102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最后的出兵决定
195010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
19501125日至129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杨根思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捍卫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
1950125中国人民志愿军收复平壤
1951422日至523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
1951710双方在开城开始停战谈判
19521014日至1125上甘岭战役,黄继光牺牲,年仅21
1953719双方谈判代表于板门店达成停战协议
1953727停战协定正式签字

——据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著(抗美援朝战争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
2021-10-03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8-【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1.隋炀帝大业元年(605)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       始置武举
3.宋太宗淳化三年(992)       殿试封弥(糊名)
4.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       殿试誊录
5.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       南北分卷
6.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八股文定型
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科举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某同学所作清朝历史大事年表。本年表反映出
1653年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康熙帝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 乾隆设立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强化B.边疆地区巩固C.抗击外来侵略D.盛世帝国危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到1978年底,中央及省级报刊发表的真理标准讨论的文章有600多篇。这就形成了以理论界为主力,波及全国,影响各界,人人关注的讨论热潮。至关重要的是,从8月到11月,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和军区负责人先后表态,公开讲话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王令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年表

序号时间大事
11978安徽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80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3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4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5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2000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9200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2002中共十六大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2010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122012中共十八大召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32013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142017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52018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1)阅读材料一,指出出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热潮说明了什么?这场讨论有何意义?
(2)从材料二中选取至少两个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用所选取的史实阐述这个观点。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