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6 道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改变了“诸侯卑秦”的局面,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秦王朝的短命也在商鞅变法时埋下了伏笔。下面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与秦短命而亡相关的是(     
A.实行世卿世禄B.实施重农抑商
C.允许土地买卖D.推行严刑峻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石器时代晚期,牛河梁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有随葬镯环类佩饰、随葬镯环与动物形玉及复杂造型玉佩三类且呈现不同组合方式,并与墓葬形制、规模及位置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这说明牛河梁文化时期(     
A.开始出现等级分化B.礼器制度逐渐形成
C.国家权力趋于集中D.阶级社会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司马迁的《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和屈原的《离骚》一样,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这说明,司马迁的《史记》(     
A.印证了中华文明起源于黄帝时期B.具有文学史题材的首创性
C.展现了秦汉时期人民高昂的精神D.兼具史学和文学双重价值
5 . 西周制度中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然而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战国早期)墓中却完全采用了九鼎八簋的组合方法,并且陪葬的物品中有一套完整的编钟。这说明战国时期(     
A.礼乐制度遭到挑战B.民族交融频繁C.私有财产开始出现D.宗法观念淡化
2023-09-27更新 | 223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迄今为止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古城,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水井,都是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发明创造”。这可用于说明(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区域B.中华文明成果领先于世界
C.先秦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D.考古发掘是重要研究途径
7 . 在《资政新篇》开篇喧谕中,洪仁玕说:“照得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本军师恭膺圣命,总理朝纲,爰综致治大略,编成资政新篇一则,恭献圣鉴。”可见洪仁玕写作《资政新篇》的意图为(     
A.推动清廷政治改革B.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C.解决太平天国危机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译仓和孜康两个机关是代表西藏地方政府的僧官、俗官两个系统。一切重要职务首先在20多家大贵族当中挑选,剩下的职官空缺才在普通贵族出身的仲科尔中选任。平民几乎没有可能参与到西藏地方政府中,除非家中出现某位大活佛的转世灵童18世纪中期以来,一切用人、行政事务都须驻藏大臣禀呈清政府执行,清朝对西藏地方实行了较元、明两代更加直接全面的统治。

——摘编自肖贵清、张鉴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历史演进》


根据材料,概括清代西藏地方职官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史实说明清朝对西藏地方实行了“更加直接全面的统治”。
2023-09-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8年4月初,国民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规定战时经济以军事为中心,政府管理进出口货物,实施物品平价制度;通过《非常时期经济方案》,明确供应前方作战物资是当前生产事业的第一任务。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规定抗战时期实施“统制经济”。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官僚资本主义日益膨胀B.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C.国民政府坚持持久防御作战D.日本开始推行全面侵华战略
10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     
A.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B.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
C.代表资产阶级的理想诉求D.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