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某班级开展了“大运河”探究活动。

材料一   


   
图1        《隋唐大运河仓储体系》
(1)材料一是某位同学搜索到的史料,请写出①、②所代表的城市。帮助他们完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粮仓为什么这样分布。

材料二   大运河于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通济渠郑州段洪泽湖大堤
回洛仓遗址江南运河苏州段双金闸
黎阳仓遗址江南运河嘉兴段宝带桥
杭州富义仓北、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十里闸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收集中国大运河遗产要素,将其收集到的分为三大主题,请选择一个写出其主题。并简述这一主题的价值。

材料三

   

图2        中国大运河图                                             图3       英国人托马斯·阿罗姆笔下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图册》


(3)图3反映了运河城市的哪些特点。根据图2和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运河流经的城市,谈一谈你对“运河与城市”的看法。
2023-11-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某班级开展主题活动“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其中一位同学的分享内容如下:这说明(     
最早号召和建立抗日武装
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略
开辟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
领导人民问仇敌忾,铸就抗战精神
A.中共的敌后战场始终作为抗日主战场B.中共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中共认为只要有强大的军队必然胜利D.中共成功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
2023-10-2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图片。

图1西周分封制                                           图2秦朝中央集权制


(1)概括指出图1封国分布的特点。
(2)概括指出图2政治制度的特点。
(3)指出促使图1到图2政治制度演变的因素。
4 .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淞沪会战”。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兴趣小组研学的主题是(     
A.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B.近代中国自强历程
C.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D.近代中国求富历程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

朝代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道(方镇)
宋朝
元朝行省路、府、州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
清朝道、府

——根据周报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

——据《中国历史教学挂图》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3)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
(4)《三国演义》卷首语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6 .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两则材料:

   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中的铁铲、铁斧、铁银、铁苗(1955年出土)。

   春秋时期铁器有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铁器,当时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多种铁工具,无论种地、做工,还是妇女纺织缝衣,都离不开铁工具.铁农具有犁、锌、铲、镰、锄等。

——史学家张岂之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材料二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

——钱穆《理学与艺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这一论断。

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农村

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政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整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2022-03-21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7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表格。
时间地区
北方南方
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上苏杭。”又日“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北民大量南迁B.宋代财政收入
C.经济重心南移D.苏杭历史渊源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

朝代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道(方镇)
宋朝
元朝行省路、府、州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
清朝道、府

——根据周报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

乙: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丙:明清时期的乡约


——据《中国历史教学挂图》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3)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B.宋朝社会生活C.经济重心南移D.苏杭生活富足
10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地区
时间
北方南方
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重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