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李贽认为,“商君相秦,才十年卒至富强,而令秦成帝业,虽能杀其身,而终不能不用其法”,因此他将商鞅视为圣人。李贽还高度赞赏被朝廷批判的张居正,认为他功业卓著,是英杰宰相。这体现出李贽(     
A.对个性自由的渴求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对社会变革的期望D.否定了儒学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明朝设置都司卫所等机构管理蒙古等地;清朝设置理藩院管辖蒙古、新疆及西藏等地。这些机构的设置(     
A.推动了边疆地区对外开放B.促成了各民族风俗趋同
C.旨在防御西方列强的侵略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023-06-16更新 | 75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清时期,商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主要包括(     
①大批工商业市镇涌现②纸币开始出现③民间对外贸易被禁止④大商人群体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历代中央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属于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是(     
①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②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清朝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9-28更新 | 1003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唐朝统治者整体而言,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学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材料三   唐代实行三教并行政策。统治者从政治需要出发,利用儒家君臣父子之义来巩固统治,也用佛道来安定社会,缓和矛盾……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随之减弱。理学家提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他们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提出这一主张的实质。
(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从汉至唐推动儒学地位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4)依据材料四,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2021-11-2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C.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D.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1-10-26更新 | 560次组卷 | 56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传统相权可分为“决策”和“执行”。明中期之后,内阁通过“票拟”参与国家重大决策,但不能控制法定最高执行机构六部。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内阁之下设立六科给事中,以此监察六部行政,间接获取执行权。据此可知,张居正改革
A.使得内阁有效制衡皇权B.有利于中央行政效率提高
C.让首辅实质上掌握相权D.推动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021-10-15更新 | 1309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元代曾在西南和中南民族地区实行“以土官治土民”的自治制度。明清改为直接委派流官管理,即“改土归流”。该变化表明
A.君主专制体制定型B.中央对全局管控加强
C.国家重视边疆开发D.民族自治模式的形成
2021-09-04更新 | 239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021-04-01更新 | 415次组卷 | 138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B.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C.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D.倡导“自由”“民主”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