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是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地区措施
东南地区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蒙古和新疆地区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西藏地区1727年派驻驻藏大臣
A.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B.捍卫国家统一的康熙帝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024-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朝官方纸币为大明宝钞,“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宝钞发行后不久因其滥发而贬值,民间重银轻钞,政府屡禁不止。“一条鞭法”后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朝廷不得不开放银禁。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央和地方间的矛盾日益尖锐B.经济发展影响政府的货币政策
C.政府主动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D.货币经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3 . 下表是清朝地方志中关于玉米种植情况的记载(部分)。由此可知,新物种传播(       

内容

“徽州山多地少,棚民(闽浙等地的流民)租垦山场由来已久……棚民亦因垦地成熟后,布种苞芦(玉米)”
(乾隆年间)“山民、棚民自赣、粤等省到闽北者骤增。焚山而植,拙根株而种苞谷(玉米)”
A.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B.促进了土地资源开发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D.加剧了人地矛盾问题
2024-01-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朝某条约中有如下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与此条约有关的地区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前期,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这说明当时(     
A.民生艰难B.商业繁荣C.文化普及D.思想活跃
2024-01-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康熙帝在下令编写《大清一统志》时发现,收录的全国各地区地图存在“或一省有大图而无小图;或一省有里数程途而无疆界”等问题。于是康熙帝借用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的力量,经过精确测绘完成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一幅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这表明清朝(     
A.地图绘制技术世界领先B.统治者具备近代国家观念
C.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D.政府注重国家疆域的管辖
2024-01-06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应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策略。这些策略反映出(     
羁縻政策土官土司制度
是封建王朝借助边陲夷狄首领的势力进行控制,即根据势力的强弱,分别赐其首领以王、侯、邑长或将军、都督与刺史等封号,实行土职代管或与所设郡县参差而治在以滇黔桂等西南部为主的边疆地区,封建王朝任命当地蛮夷首领为各级土官或土司,土官土司职位的大小,通常视其所辖蛮夷的范围而定,基本原则是以土官治土民
A.古代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B.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范围的逐渐扩大
C.中国古代统治者边疆治理具有灵活性D.因俗而治策略弱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唐前期,粟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次是麦。……从唐中叶起,由于北人南迁……以及耕作技术的进步等,水稻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开始占了首位,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籽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主要粮食生产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023-12-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本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

材料二   从明中叶开始,位于江南三角洲低地地区的小农从事养蚕和制丝业,位于微高地地区的小农则从事棉花种植和棉织业。他们通过为该地区城市繁荣的纺织业(丝织业、棉织业)供给原料和中间产品,得以贴补家计中的不足部分。随着人口的骤增和无数中小城市的形成,江南三角洲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现象,不得不从外部输入稻米。从此江南将粮仓地位让给了新开发的湖广地区,自己则继续发展为商业和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的中心。

——摘编自吴金成《从社会变迁视角对明中期史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中叶江南三角洲地区粮食出现严重短缺的原因,并简析该地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
2023-12-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明朝的内阁“与皇帝的意志相一致时,它是皇权的一种补充。一旦它的作用有悖于皇帝的意志,就会变得一文不值”。这说明内阁(     
A.可以直接领导六部B.权力来源于皇帝C.有效减少决策失误D.与皇帝相互制衡
2023-12-24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