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在江苏盛泽市镇的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末农业物种新变化,简要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2条,概述清朝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4-04-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偃师中成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外交使节来往之频繁,来华使团规模之大、级别之高,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之深广,在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这主要得益于(     
A.“海禁”政策的放松B.造船和海航技术先进
C.郑和下西洋的促进D.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叶,中国和墨西哥之间就存在着一条太平洋丝绸之路。1565108日,一艘名为“圣巴勃罗”的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丝绸、珠宝、瓷器和熏香、麝香、金属制品以及水果、肉食腌腊品等中国货物,转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进入广阔的美洲大陆。从此,从中国沿海诸岛至马尼拉再至阿卡普尔科的航船年年往来。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促进了拉丁美洲经济的繁荣。中国的生丝促进了墨西哥丝织业的繁荣发展,陶瓷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墨西哥银元(鹰洋)大量流入中国,因此这条海上丝路也被称为“丝银贸易”。

——摘编自李宗军《探寻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中国在明清交替时期,社会的动荡对生产造成严重破坏,海禁与迁界更造成了商品无法输出,使丝银贸易受到了极大打击,陷入危机状态。英国商人趁此机会将印度棉布打入了马尼拉市场。中国重新恢复秩序以后,与美洲的丝银贸易迅速得到了恢复,但是受制于印度棉布、英国走私商品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清王朝的南洋禁航令,丝银贸易的持续扩大受到影响。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同时中国由于白银大量涌入造成了物价上涨,此消彼长的变化使中国产品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丝银贸易趋于衰落。

——摘编自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银贸易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丝银贸易趋于衰落的原因。
2024-03-0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雍正二年(1724年),清世宗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据此可推知清朝前期(     
A.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B.经济结构已发生变化
C.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D.人地矛盾已充分显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果把“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世致用思想提出”“书画艺术的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最符合这一单元的主题是(     
A.封建王朝日趋繁荣强盛B.封建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C.封建王朝近代化的先声D.封建王朝的衰落与转型
6 . 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日高三丈犹拥被,不如江南富足翁”这是因为(     
A.丞相制度的废除B.实施八股取士
C.内阁的设立D.特务机构的设置
2024-02-0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2-23高一下·浙江湖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朝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A.册封达赖和班禅B.设立盟、旗两级单位C.推行猛安谋克制度D.设立澎湖巡检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分析指出,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当白银过量流入则物贵银贱,当1630年后白银流入不足则迅速出现通货紧缩。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       

A.中国“银本位”形成的过程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C.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社会发展D.“海禁”政策产生消极影响
9 . 明清时期,冶铁业一个大炉所雇固定工不过50人。制造业的工场手工业一般规模不大,多者不过二三十人。材料不能说明(     
①列强侵略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②当时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③私营手工业业的规模超过了官营手工业④大商人手里集中了一定数量的雇工。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1-1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明清之际,顾炎武指出,“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并非自古如此,古时“万岁”是“庆幸之通称”,“万岁”可以是民众、吏士对主人、大臣的称颂,不是只有“天子”才能享用。顾炎武的思想(       
A.缘于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B.表明了经世致用的治学态度
C.批判了君主至尊至贵地位D.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