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有玉琮、玉璧等多种玉器,其种类与数量在不同规格的墓葬中区别较大,如规模最大的反山墓区出土物中玉器占90%以上,种类精良,而卞家山墓区出土玉器相对较少且种类单一(如下图)。这说明良渚文化时期(     

A.神权政治影响力凸显B.国家权力趋于集中
C.区域间联系趋于频繁D.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2024-03-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以牛河梁规模宏大的坛庙冢遗址群为中心的红山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考古发现其中的 2 号建筑址总面积达十余万平方米,以山体岩石为基础,以土石混合料、石块砌筑而成,部分夯土厚度超过 5 米。这反映了红山先民(     

A.初步建立等级秩序B.尚未进入农耕文明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组织动员能力强大
2024-03-21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石峡文化是岭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于广东省北江和东江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广东韶关曲江县石峡遗址而得名。考古发现,石峡文化与岭南文化有着明显区别,与良渚遗址群的江西赣江流域的樊城堆文化关系更密切,因此又被称为“樊城堆——石峡文化”。这反映了新石器时期(       
A.文化遗存呈现多中心特点B.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存在文化交流
C.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传播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已基本形成
2024-03-21更新 | 19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距今9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前中期,耕作制度由最初的生荒耕作制向熟荒耕作制过渡,即由砍倒烧光、刀耕火种、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转向利用石铲(石耜)、石锄进行土地加工,连种若干年、撂荒若干年的熟荒耕作。这一转变(       
A.巩固了小农经济地位B.表明原始的农耕出现
C.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D.保证了人力资源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名为彩绘龙纹陶盘,出上于具今4000多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盘内绘有一个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盘曲的朱红色龙纹。在遗址中,这样的龙盘只在四座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是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在该陶器所处的这个时空中(     

A.审美取向追求质朴真实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C.龙已成为政治权力象征D.栽培作物开始定居生活
2024-03-15更新 | 24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6 . 拾年山遗址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北郊约 20公里的水北乡拾年村东,其陶器和石器遗存如下图所示,目前江西境内尚未找到与之对应的文化,但与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湖南湖北境内大溪文化有相似之处。据此可知(     

①钵        ②缸        ③钵        ④鼎足            ⑤器耳   ⑥缸               ⑦石流星          ⑧石镬
⑨环形穿孔石器                  ⑩ 石锄        ⑪弓背石锛
A.拾年山文化属于旧石器文化B.上古时期江西是南方文化中心
C.该文化当时摆脱了渔猎生活D.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一定交融
2024-03-05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周时期,觚不是一般饮器,觚的多寡与饮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关。龙山文化遗址的一座墓中,随葬陶器包括食器、酒器两大类,其中的豆、觚器物排列有序,器类成组,数量为7组。这反映出龙山文化时期(     
A.早期国家形态初具B.原始礼制观念已显现
C.居民生活质量提高D.手工业技术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近年在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了多组距今5100年至4900年的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植物考古显示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这可以用来说明该地区(     
A.农业发展优于黄河流域B.进行史前治水的最早尝试
C.具备早期农业文明特征D.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2024-02-28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9 . 通过考古发掘,从磁山遗址发现了88座储存粟的窖穴,据学者推算其粟的产量约在8万公斤左右;在河姆渡聚落,4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储存于仓库的大量稻谷、稻秆、稻叶堆积物,最厚处达0.8米,换算成新鲜稻谷在10万公斤以上。这两处遗址粮食的储存量说明在新石器时代(       
A.早期国家的形态已基本形成B.我国的稻粟产量已领先世界
C.我国农业经济已有一定规模D.贫富悬殊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2024-02-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沈阳新乐遗址距今7200多年,其出土文物有磨制精细的石斧、石凿、磨盘等石器,有“之”字纹深腹罐、高足钵、簸箕形器等陶器以及大量碳化谷物、果核等,还有极珍贵的煤精制品和木雕艺术品等。由此可知当时(     
A.已经迈入阶级社会门槛B.手工业农业居领先地位
C.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形成D.物质生产已具一定规模
2024-01-2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