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6 道试题
1 . 黄河、长江为原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也带来了频繁的水旱灾害。大禹面对洪水,“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九山”;面对灾荒,“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指挥各邦国人民疏通水道、兴修水利,在各邦国之间调度粮食。这些举措的深远影响在于(     
A.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B.标志着政权国家的产生
C.为禹登上王位赢得了威信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
2 . 下图所示为商代王位世系图(局部)由此可知商代(       

A.奴隶主贵族的权力斗争激烈B.已出现宗法分封制度的雏形
C.形成相对稳定的王位继承制D.国家政治制度逐渐得以完善
2024-01-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等五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古人通过追认更远的共同祖先,建立起一种虚拟的血缘体系。如《史记·五帝本纪》及其他文献提供的体系表明,虞舜、夏、商、周四个时代皆被纳入同一个虚拟血缘体系当中(如图所示)。虚拟血缘体系的形成(     
A.标志着古代华夏民族的形成B.适应了族群扩大的统治需要
C.消除了早期民族国家的隔阂D.凸显了地域血缘之间的区别
5 . 有学者把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将第一个阶段形容为“满天星斗”,第二个阶段为“月明星稀”,第三个阶段为“皓月凌空”。与“月明星稀”的形容相类似的是(     
A.原始群落的分布形态B.部族林立的邦国形态
C.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D.大一统国家典型形态
2024-01-02更新 | 2383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距今大约5000年前后几支重要的中华文明考古学文化分布图。这可用来说明,古代中华文明(       

A.主体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B.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
C.具有明显同源一体的特征D.源于自成一体且多元复杂的地理环境
2024-01-02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预测卷(一)历史试题【辽宁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的山西陶寺墓地,已发掘的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墓圹穴宽大,葬具讲究,有棺有椁,随葬品多而精美;中型墓随葬品较少;小型墓圹穴仅能容尸,多无木质葬具和随葬品。这说明龙山文化时期(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B.阶级压迫异常的残酷
C.处于早期国家阶段D.邦国林立格局被打破
8 . 《国语·鲁语上》记载,夏、商、周王族祭祀的时候,不仅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而且将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系的后裔。这些记载(       
A.说明祭祀活动为王权所轻视B.为政治活动染了神权色彩
C.利于论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性D.源于宗法制度对血缘的强调
2023-12-29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2月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商王朝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对此认同,而在王畿之外,却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商朝政权统治的动摇B.华夷之辨理念已深入人心
C.各方国之间缺乏交流D.内外服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周王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臣服的先代贵族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封国”,“封国”成为周王朝的屏障。有关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内容B.周王权力高度集中尚未实现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始终有利于维护周朝的统治
2023-12-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