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6 道试题
1 . 沈阳新乐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木器、煤精制品和黍(碳化)等大量重要文物,其古房址遗迹布局与西安半坡文化很相似,据此可推知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B.多元一体C.博大精深D.魅力独特
2024-01-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辽宁省博物馆馆徽,徽章中的图案原型为出土于辽宁省牛河梁遗址中的玉猪龙。其做工细致,首部雕刻采用了玉雕技术中难度最大的圆雕技法。据考证,它是红山文化先民为祭祀神灵,祈求神灵护佑农业丰产、种族可以安全过冬而制。这反映了红山文化(     
A.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B.与仰韶文化属于同一时期
C.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D.开始了原始农业的大生产
2024-01-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与安徽凌家滩文化并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良渚文化的“暨尤”环与红山文化玉猪龙相似,凌家滩出土的玉猪龙兼有红山文化因素,良渚文化玉器汲取了凌家滩的传统并加以创新。这反映了(     
A.母系氏族普遍使用玉器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C.原始人群已有区域交流D.华夏认同观念已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人类学家在研究旧石器时代云南元谋人的两枚内侧门齿时,发现沿凹面的两面有褶起的凸棱且呈现铲形构造,而黄种人的两个上内侧门齿和两个上外侧门齿也都是铲形的。据此,元谋人文化遗存可用来研究(     
A.旧石器的演变B.原始人的生产
C.黄种人的起源D.各人种的变化
2024-01-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2年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小王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时期遗存,出土大量陶器及少量石器、骨器等,这对研究仰韶文化中晚期的文化面貌提供实物资料。下列关于仰韶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A.地处黄河中游,典型器物是彩绘陶B.私有制己产生,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
C.能够养蚕缫丝,主要栽培作物是稻D.出现阶级分化,己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有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这表明当时河姆渡人(     
A.已掌握制瓷技术B.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C.具有尚武的精神D.具有一定审美意识
7 . 下图是四川广汉三星堆 1 号祭祀坑出土的龙虎尊(左)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右),两件文物成器时间不同,但形制和纹饰都极为相似,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B.领先世界C.自成体系D.多元一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的宫城区位于城市正中心,宫城区四周是长方形的围垣,围垣外侧是四条贯穿遗址南北的笔直大道,大道上还有行驶双轮车的证据。城内有作坊区,有粮仓或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场所。各功能区之间以围垣和道路分隔,这类似后世城市“里坊”格局。材料可用于表明当时(     
A.城市规划基本定型B.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国家管理卓有成效D.王权神权有机结合
2024-01-15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发现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下列考古发现属于辽河流域的是(     
A.河姆渡文化猪纹黑陶钵B.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C.红山文化碧玉龙D.大汶口文化白陶鬶
10 . 2020年,三星堆考古发掘重启。随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长江流域重要遗址的发现,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局限于黄河流域。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B.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
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D.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4-01-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