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距今9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前中期,耕作制度由最初的生荒耕作制向熟荒耕作制过渡,即由砍倒烧光、刀耕火种、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转向利用石铲(石耜)、石锄进行土地加工,连种若干年、撂荒若干年的熟荒耕作。这一转变(       
A.巩固了小农经济地位B.表明原始的农耕出现
C.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D.保证了人力资源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3 . 《诗经》中《卷耳》、《采薇》等篇描述了西周时期妇女们采集荇菜、卷耳、野麦、野桃、野李等的情景与心情;在《野有死磨》、《兔爰》等篇中记述了西周时期猎人们捕获獐、鹿、雉、鹑、兔、獾,渔夫们设网捕获鳣、鲔等的情况。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仍存在着渔猎采集的经济生活B.农畜牧业尚未形成独立的经济形态
C.农畜牧业的出现促进文化传播D.人们怀念原始社会集体劳作的快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将被征服的方国和族群在政治上卷入周的管理体系中,使得原先以血缘为族群壁垒的状态被打破。在统一的王权政治下,各非周族群的“小我”力量逐步弱化。这说明西周时期(     
A.通过分封制推动了政治认同B.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C.运用礼乐文化加速民族交融D.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4-03-25更新 | 38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商周王朝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国王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反映了当时(       

A.国王权威的不断强化B.原始民主遗存制约着王权
C.贵族政治体制的影响D.王室重臣影响王朝的传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33次组卷 | 7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及其特征。这可用于说明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     

文化遗存名称

主要特征

兴隆洼文化分布在辽河流域,以玉器加工和粟、黍种植为主,也有渔猎。
仰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河姆渡文化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以木结构建筑著称。
老官台文化分布在渭河流域,种植黍等作物,房屋大多为半地穴式。
彭头山文化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
①地域分布广泛              ②农业耕作技术相对先进
③彼此联系密切             ④区域发展各具特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有玉琮、玉璧等多种玉器,其种类与数量在不同规格的墓葬中区别较大,如规模最大的反山墓区出土物中玉器占90%以上,种类精良,而卞家山墓区出土玉器相对较少且种类单一(如下图)。这说明良渚文化时期(     

A.神权政治影响力凸显B.国家权力趋于集中
C.区域间联系趋于频繁D.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2024-03-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以牛河梁规模宏大的坛庙冢遗址群为中心的红山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考古发现其中的 2 号建筑址总面积达十余万平方米,以山体岩石为基础,以土石混合料、石块砌筑而成,部分夯土厚度超过 5 米。这反映了红山先民(     

A.初步建立等级秩序B.尚未进入农耕文明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组织动员能力强大
2024-03-21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牛河梁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期重要文化系统代表,其中“祭坛、女神庙、积石冢”文化遗存组合被认为是后世都城“天坛、太庙、帝陵”组合的“祖型”,也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眼中的“中华文明的曙光”。据此可知,红山文化(       
A.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B.已经正式形成了宗法制度
C.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D.标志着国家形态正式形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