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史记》记载西周开国功臣太公望被封到齐国后,“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据此可知,分封制(     
A.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文化交融
C.扩大了国家统治范围D.巩固了王室权威
2 . 《左传》记载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祝佗追述西周分封称“伯禽集团与殷民六族在鲁,康叔集团与殷民七族在卫,唐叔集团与怀姓九宗在晋。他们又分别依靠各地土著居民作为劳役群体,组合成各地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王族到重要地区(     
A.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B.限制了受封诸侯的权力
C.使中国的疆域基本确定D.加速了王权与族权分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卫国的始封君康叔受封于“河、淇间故商墟”。周公分封康叔时告诫他说:“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示君子可法则。”后来,“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促进了族群融合B.政治伦理关系严密
C.墨家尚贤思想的传播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2023-05-02更新 | 1092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4 . 在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分别作为三级国家政权的君主,享有直接向下一级贵族授土、授民等决定权,而不必通过“议事会”或“代表大会”的批准。由此推知(     
A.当时中央集权雏形已出现B.分封制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C.分封制有效拱卫了周王室D.西周政权家国同构特点明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示是春秋初期周王室对部分诸侯的赏赐情况。这些赏赐行为(     
时期诸侯国事由赏赐
周平王时护平王东迁岐山以西之地
周惠
王时
平王子颓之乱
虎牢以东
酒泉之地
伐卫赐桓公为伯
周襄王时平王子带之乱阳樊、温、原等地

A.体现出严重的血缘偏向B.使诸侯国权利与义务相统
C.客观上加速了王室衰颓D.旨在强化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022-09-2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周灭商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C.导致地方势力不断膨胀D.奠定了中国的疆域版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40次组卷 | 258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分封诸侯、册命卿大夫,控制了诸侯国的军政大权,监督诸侯的活动。这表明分封(       
A.强化了周王的统治B.加强了君主专制
C.使行政管理官僚化D.提高了行政效率
9 . 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2022-03-09更新 | 421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10 .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代,楚不贡苞茅,鲁不入贡赋,秦晋陈兵河上,延不勤王。郑人执王使伯服,晋人围郑,祝冉射王中肩。这反映出
A.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B.周王丧失天下大宗地位
C.传统政治体制全面崩溃D.诸侯之间争霸战争频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