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43次组卷 | 258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周灭商之后,将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各地。主要封国分布如图。据此可知,分封制(     
A.标志着中国由此进入文明时代B.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
C.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D.华夏认同观念在西周逐渐形成
3 . 请阅读下面三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材料三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1)材料一中的“封建”指什么制度?“封建”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受封的对象主要是哪些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诸侯的义务有哪些?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诸侯在受封领地上,可以对卿大夫、士进行再分封,卿大夫和士同样对上负有纳贡、服役、作战等义务。诸侯在受封领地上,可以设置官员、征派赋税、建立武装等。

材料四 周王曾派人向鲁国“告饥”“求金”“求车”。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请回答:
(1)齐国和鲁国分别是姜尚和周公长子伯禽接受周王分封而建。周王分封诸侯的目的是什么?姜尚和伯禽受封的理由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作为受封的诸侯,为周王尽哪些义务?
(3)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你是否一切都要听命于周王?
(4)上述史料中周王和诸侯之间关系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重大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对分封制表述不准确的是
①受封者有王族、功臣两类
②受封者获得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③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
④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 . 据《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是指(        )
①宗法制遭到破坏 ②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 ④郡县制受到挑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山东省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寻到(       )
A.商朝甲骨文记载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D.秦朝郡县制
2016-11-27更新 | 33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育才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2016-11-21更新 | 96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2016-11-21更新 | 1122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