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如表为古籍中对禅让制的不同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史料内容来源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祥。孝之方,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唐虞之道》,编著于战国中后期,是儒家论述禅让制度较为完整的文献
“昔免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免于平阳,取之帝位。”古本《竹书纪年》于西晋年间盗掘战国时期魏袅王的蒸菲中发现出土。记录了从夏代至魏裹王二十年的历史
A.神话传说不具有史料价值B.文献记载必须与文物考古相互印证
C.时代愈近历史叙述愈客观D.立场和目的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记载
2023-11-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根据古书所引《世本·作篇》记载,三皇五帝传说时代的一些创造发明有:伯余作衣裳,史皇作图,仓颉作书,鲧作城郭,尧作宫室,昆吾作陶,蚩尤以金作兵,巫彭作医……。这些又与现今的考古发明相参照。据此可以得出(     
A.英雄人物作用巨大B.文明社会略具雏形
C.史书所载真实可靠D.阶级分化日趋明显
3 . 有学者认为:历史是真相的史诗,然而它却必然出自人手。又有学者指出:在先秦古籍中,舜继尧、禹继舜是没有不同说法的。但是对于这种传承的方式,儒家和墨家认为是依据选贤举能的原则,是禅让;而法家和古本《竹书纪年》则说成是争夺,是斗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A.历史撰述者应该抛弃个人的价值观才能做到客观
B.我们今天知道的历史是经过前人筛选之后的结果
C.同一事件不同的记载在于撰述者选取的证据不同
D.区分事件的“历史”与记载的“历史”是必要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5年, 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件长流平底三足青铜爵, 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青铜酒杯”。《世本》有夏代“杜康造酒”“太康造林酒”等记载, 当时酒主要是专属享用物品,在关于夏桀的篇章里已有少量酒的记载。这些资料可用于印证夏代(       
A.青铜冶炼技术领先世界B.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农业经济水平有所发展D.统治者奢靡享乐导致亡国
5 . 下表是不同史籍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益干(侵夺)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帝禹)以天下授益。……益让(位)帝禹之子启……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同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A.禹改变了王位传承的方式B.传位于启是禹内心的想法
C.启通过暴力手段夺得王位D.王位最终落到了启的身上
2023-11-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 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由此可知(       
A.启继禹位事实存疑B.史书文献缺乏实证
C.史料矛盾均不可信D.历史论证需要慎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B.《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C.《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D.《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8 . 《周易·系辞》中记载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本草经》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些记载可用来说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A.农业生产得到一定发展B.生产技术实现突破
C.社会生产出现细致分工D.重农思想已经萌生
22-23高二下·安徽滁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75年,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件长流平底三足青铜爵,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青铜酒杯”。《世本》记载有夏代“杜康造酒”“少康作林酒”“仪狄作酒”“太康造林酒”,当时酒主要是专属享用物品,所以在亡夏的夏桀那里仅有少量的酒的篇章记载。这些资料可用于印证夏代(     
A.人的需求提高了铸铜水平B.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
C.农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高D.社会运转靠礼制加以约束
2023-05-27更新 | 49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10 . 《史记》记载:“事以舜为,尧乃天之;得不所得,是乃人为;以至世矣,为夏也。”其中“至世矣,为夏也”指的是(     
A.九品中正制B.王位世袭制C.财产继承制D.中央集权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