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据尚书记载:帝尧善于治理天下,宽宏温和,光辉辐射四方,不仅亲善自己的氏族,也能辨明部落联盟百官的优秀,以至“协和万邦”。舜“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由此推知部落联盟时代(     
A.具备国家初始形态B.以禅让制推选首领
C.权力实现高度集中D.尚未出现阶级差别
2023-11-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掌管天文历象官员),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观测天体运行),敬授民时。”这说明当时(     
A.形成成熟官僚体系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原始农业初步发展D.早期民本思想出现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夏本纪》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     
A.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世袭制形成的曲折性D.启开创奴隶制国家
4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这反映了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B.《战国策》成书比《史记》更早,所以记载更准确可信
C.这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多样性,需辩证分析史料
D.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
2023-01-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史记·夏本记》记载,禹死后传位给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为恰,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段记载说明,在禅让制下(     
A.禹直接传位子启破坏了规则B.继承人需要得到诸部落认可
C.启的行为违背了禅让的规则D.益主动让贤体现了高风亮节
2023-10-2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竹书纪年》记载:“禹立四十五年,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丧毕,天下归启。”“天下归启”说明(     
A.社会贫富分化出现B.最早奴隶制国家建立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7 . 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政治领袖后,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致力于开挖沟渠进行农田灌溉及排水。据《史记》记载,大禹治水之后,曾“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即在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的地方发展水稻生产。大禹的这些做法(     
A.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B.实现了古代水稻种植的普及
C.反映了原始社会阶层的平等D.说明当时灌溉技术世界领先
2022-12-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两则记载(     
A.相互矛盾,所以没有史料价值B.《史记》的记载更加严谨科学
C.角度不同,可佐证家天下形成D.《战国策》因成书早价值更高
2022-12-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选科)历史试题
9 . 考古文化遗存是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依据。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纠结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请列举在现今中国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至少四处),并总结这些遗迹的分布特点及其体现出的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趋势。
(2)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写出新时器时代两种典型的文化遗存。(北方、南方各一处)
(3)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围绕此观点,对下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做出相应评价。(任选四项)
类别考古发掘评价
宫城宫城规划成“九宫格”的宏大格局: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恰好在“九宫格”的中路,宫殿区位居中心,呈四合院式中轴对称布局,为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群。
祭祀宫城北区有最早的大型国家祭祀区,祭祀权利被上层贵族垄断。
墓葬墓葬从规模和随葬品规格上分成多个等级:既有最高等级墓葬中的玉质礼兵器;又有一般墓葬中的陶制礼器。
作坊南部的大型作坊区主要为绿松石作坊与青铜器作坊,且外有围墙。
龙形器绿松石龙形器,龙身体附着菱形花纹,由绿松石片侧立而制,龙身上着一铜铃,形象生动传神。

——摘自江昊然《公共考古视野下的夏文化》


(4)二里头遗址是否为夏朝都城,研究者还存在争议。如确认这一结论,你认为还需补充什么证据?
2023-10-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强化卷)
10 . 《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
2022-12-16更新 | 931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盟大联考2023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