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三星堆文化的陶器极具地域特点,但大量青铜器、玉石器出土后我们看到来自周边的各种文化因素,有长江中游的、长江下游的、甘青地区的,占比最大的仍然是中原地区夏商文化,即便三星堆最具特色的神像和面具仍然可以在长江、黄河流域古文化中找到溯源。材料表明(     
A.四川地区文明先进B.不同文明的交流
C.我国文明多元一体D.文明的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启的继位,史书有不同的记载。《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史记·夏本纪》写道:“益 (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战国策》《史记》均是纪传体通史B.禹传位于启的继位方式符合禅让制
C.《战国策》编纂相对早,记载更真实D.从禅让制到世袭制转变的过程曲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4 . 据《尚书》记载,尧舜时期已设有辅佐他们的四后、十二牧、司空、共工、虞、佚宗、典乐、纳言等官职。舜曾命皋陶作“士”(国家法官);皋陶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材料可以印证该时期(     
A.形成完善的官僚体系B.原始民主政治得以发展
C.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5 . 考古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都城规模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这反映了该时期中国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
C.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2022-05-25更新 | 35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B.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
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D.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
2022-04-22更新 | 1608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
2022-04-02更新 | 261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1)第一章目录。其中“……”处最恰当的子目是
第-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第四节   文明的产生
金属的冶炼
社会大分工
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
……
国家的产生
A.氏族制度的形成B.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
C.王位世袭制的出现D.采集和狩猎生活
9 .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社会的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
C.王位世袭制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形成
10 . 在君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变化
A.受宗法观念影响B.主要目的是稳固政权
C.加强君权的需要D.实现了选贤任能主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