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西汉的《淮南子》记载“塞翁失马”的故事,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这个哲理最符合哪个思想家的观点(  )
A.孔子B.老子C.荀子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思想核心是“为政以德”
B.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C.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主张隆礼重法
D.邹衍提出“相生相胜”理论,还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
3 . 庄子继承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2020-11-0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老子主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孟子向滕文公宣讲:仁政应该从恢复西周井田制着手,因为井田制下人人都有一块份地,贫富分化不甚显著。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道家经济思想比儒家激进
B.和谐安定是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
C.儒家民本思想植根于道家
D.道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日益趋同
2020-11-02更新 | 55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材料反映的政治思想是
A.无为而治,小国寡民B.教化万民,实行仁政
C.顺应自然,为而不争D.祸福相依,物极必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春秋时期“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一治世理想出自
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庄子》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春秋后期,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庄子D.邹衍
2020-10-14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45次组卷 | 9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李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部分思想家对“天道”与“人道”的相关认识。由此可见
A.天道更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B.人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C.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D.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对立
2020-09-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