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主要反映了法家
A.主张重赏B.主张以德服人
C.主张“法治”D.主张选用贤能
2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说:“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已也。”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A.“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
B.“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D.“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这一观点可以印证
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
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D.佛家慈悲为怀的主张
4 . 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
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②与当今“以法治国”有本质的区别
③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④强调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于该学派的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治大国,若烹小鲜D.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下列解决“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
A.推行“仁政”B.兼爱、非攻
C.加强中央集权D.无为而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