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019-01-30更新 | 4238次组卷 | 8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人把先秦诸子的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一股正气,平治天下。这些思想分别对应的是哪家学派(     
A.儒、法、道、墨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2-09-26更新 | 715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争频繁的乱世时期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管仲和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主张执法者应当“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韩非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当时
A.法治思想盛行B.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C.政府以民为本D.社会公正受到关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39次组卷 | 9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新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6 . 社会救济是历代王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与社会救济主张无关的是
A.孔子“富而后教”B.孟子“民贵君轻”
C.墨子“兼爱交利”D.韩非“以法为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绣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该言论出自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B.“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19-08-09更新 | 481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思想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下图是战国思想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主张与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
B.“行仁政,民之悦之”
C.“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燔诗书,游学之人
2018-01-19更新 | 359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
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
2020-02-20更新 | 128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7-2018学年度泰安知行学校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训练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