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转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自《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十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大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班固《汉书·食货志》


(1)比较三则史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诸侯国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展封建政治和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如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颁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舍弃)不急之官”。商鞅在秦国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果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急而贫者,举以为收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摘编自钱丽迪《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史料应用》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战国时期各国开展变法的相同目的及必要条件。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在各国变法中效果最显著的原因。
2020-06-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统一考试复习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商鞅认为“法制设而私善行,则民不畏刑”,反对官员的“私善”,要求秦国官吏将对百姓的“私善”转变为对君主的“奉公”,将官员的为善行为限定于“自治奉公”,即对君主效忠。这反映出商鞅变法意在
A.否定官员善行B.强化社会控制C.首倡官员尽忠D.轻视民众价值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商鞅变法运动开始之后,由于其行动与理论的独特性,引起了学者与政治家的强烈关注。其后随着社会实践与文明程度的发展,学界更是把它作为法家治世的一种典型符号象征,进行了深入而又持续的研究。

从变法开始直至今日,对于商鞅变法性质的评判,从价值维度上可粗略地划分为四类不同的认知:第一类,传统法家学派“富强王治”的评判,积极肯定商鞅变法理论与实践,《商君书》《韩非子》等基本可以划归为这一类;第二类,传统儒家、道家、杂家等“背道刻暴派”的评判,即以道德为依据对商鞅变法持强烈批判态度,如荀子称商鞅为“盗兵”,孟子批评商鞅“强战”,等等;第三类,近代史学“富国强邦的军国法术派”的评判,如钱穆《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等;第四类,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阶级服务派”的评判,主张商鞅变法顺应了经济变革的要求,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其中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

——摘编自王云鹤《商鞅变法若干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任选一类关于商鞅变法性质的评判,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2021-03-12更新 | 866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它确立的法治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国现行的法治建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家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关键时刻,却竭力推销其赤裸裸的君主专制理论,完全不把民众放在眼里,要求实行恐怖统治。就连当时日益普遍的要求君主兼听、纳谏以制约专权的呼声,法家都不屑一顾。商鞅变法将这一专制理论付诸实践,用残酷措施来治理、打击民众用全面军事化的组织措施来对内强化控制。

——黄永康《商鞅变法及经济思想》

材料二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

——《商君书·赏刑》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对内强化控制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产生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立法理念,并简析其价值。
2020-05-1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5月) 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法律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保证变法得以全面贯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故夫知者而后能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

——《商君书》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商鞅进步的法律观还表现在充分发挥的广泛社会功能,不断扩充法律内容,扩大法律调整的范围,将秦国社会生活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成为有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机整体。

——刘树林《商鞅变法的历史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律观。

(2)材料二中商鞅是如何推动法制实施的?概括其效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商鞅法律观的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