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2 .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故治民无常,惟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这体现了
A.主张“无为而治”B.重视道德与人伦
C.强调制度与秩序D.法治要进化发展
2021-12-0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中学等三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下列各项中有利于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观点是
A.尚贤者,政之本也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道常无为,而无不为D.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
4 . 先秦思想家认为,“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为政以德B.主张刑德并用C.推行礼乐仁政D.保证法令畅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关于尧舜禹禅让问题,孟子认为“昔行,舜荐禹于天,十年有七,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韩非认为“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其君者也”。二人认识不同主要源于各自
A.阶级立场B.政治思想C.历史视角D.史料选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漫画绘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下列观点中,与两个成语故事对应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④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同学在研究战国时期诸子思想时找到这样一些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与上述名句相对应的学派按顺序应该是
A.儒家、道家、法家、墨家B.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三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学派论述
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道家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政治
墨家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
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B.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C.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D.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2021-04-25更新 | 626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适应这一时代变革需要的是
A.道法自然,为而治B.尚贤者,政之本也
C.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