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2021-03-04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该主张体现了
A.儒家效法先王,实行“仁政”B.法家倡导与时俱进,实行变革
C.墨家向往和平,倡导“非攻”D.道家呼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商鞅曾强调“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韩非子也提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法不易者乱。”这反映出法家
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事物不断向前变化发展
C.重视法律使用时的实际效果D.强调法律对治国的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先秦某思想家的著作,其中“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体现了该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下列属于该思想家言论的是
A.“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5 .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前世不同教,何古可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下列主张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
A.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
B.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6 .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说明他主张
A.道法自然B.严刑峻法C.不期法古D.以礼治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主张统治者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即“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强调“当今之世”,必须“争于气力”。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属于
A.道家B.阴阳家C.法家D.儒家
8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有相同和对立之处。关于历史观方面,儒道法墨四家中哪一家与其他三家是对立的?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020-10-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三校(新昌中学、浦江中学、富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声称:“臣子服从君主。儿子侍奉父亲,妻子听从丈夫,这三种秩序理顺,天下则治:反之,则乱。这是天下的正常法则。既然如此,那么即使君主不够贤明,子也不敢侵犯”,下列言论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进匹夫
C.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D.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